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88集:新挑战:品牌全球化品牌故事打造(2 / 2)

小王打破沉默:“可故事总得有个主线吧?从哪开始?到哪结束?”

“从声音开始。”刘好仃打开U盘,调出一段没人听过的录音,“五年前,我们以为这是故障反馈。现在我知道,这是种子。”

音箱里传出一个女人的声音,背景嘈杂,孩子在哭,她在喊:“你们的系统又卡了!我正做饭呢!”

停顿两秒,她突然小声说:“算了,我知道你们也忙。”

刘好仃关掉录音:“她没骂我们,是因为她觉得我们也是人。可我们那时候,没把她当人看。”

小陈低头记了点什么。

“我们要讲的,不是我们多厉害。”刘好仃环视一圈,“是我们终于学会了听人说话。从听一句抱怨,到听出背后的生活。从修一个bug,到记住一个人的习惯。”

老李点点头:“可真实的东西,往往不够‘亮’。媒体要爆点,用户要金句,领导要数据支撑。我们拿一段做饭时的抱怨去打全球市场?”

“为什么不能?”刘好仃反问,“全世界的人都做饭,都忙,都被孩子吵。我们不需要编一个完美的故事,只需要把那些被忽略的瞬间,摆到光下。”

他翻开笔记本,写下第一行字:

“故事起点:一个用户对着机器叹气,然后笑了。”

小周看着那行字,突然说:“可我们怎么知道,这些声音够不够?能不能代表更多人?”

“不够。”刘好仃坦然说,“现在只有三个国家,几十条录音。但我们可以去找更多。巴西的,日本的,德国的,还有没听过的语言,没见过的生活。”

小王抬头:“你是说,继续收集?”

“对。不是为了做调研,是为了找故事。”刘好仃合上本子,“真正的品牌故事,不该从会议室里写出来,该从用户的生活里长出来。”

老李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问:“那……我们怎么保证这些故事不被当成偶然?不被说成‘个别案例’?”

刘好仃没立刻回答。他走到投影前,把U盘拔下来,又仔细插回去,等电脑识别。

“因为我们会一直播。”他说,“不是播成品,是播过程。让用户知道,我们不是突然变温柔了,是花了五年,才听懂第一句抱怨。”

小陈轻声说:“可这太慢了。”

“可这才是真的。”刘好仃看着他们,“我们不是一夜之间变成‘有温度’的公司。我们是从无数个卡顿、误判、冷冰冰的提示语里,一点点爬出来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故事。”

小周突然站起来,走到白板前,拿起笔。

他没写标题,也没画框架,只写下一句话:

“我们不是完美公司,是正在学着做人的公司。”

刘好仃看了很久,点点头。

“就从这开始。”他说,“不美化,不夸张,不编结局。我们只说:我们听到了,我们记住了,我们还在学。”

会议结束前,没人再提“传播性”或“品牌调性”。

小王把手机倒扣在桌上,小陈合上了数据分析表,老李甚至没看时间。

刘好仃把笔记本收进包里,经过小周身边时,低声说:“把那张便签给我看看。”

小周递过去。

他看了两秒,没说话,只是从本子里撕下一页,把那句话抄了下来,夹回第一页,紧挨着那张“情感唤醒”的纸条。

“留着。”他说,“以后每写一句,都先问自己——这话,能让卡洛斯的儿子对着机器笑吗?”

他拎起保温杯,走向门口。

手搭上门把时,他停下。

“对了。”他回头,“下次开会,带点新录音来。别挑‘好听’的,挑‘真实’的。哪怕背景有狗叫,有孩子哭,有锅烧糊了。”

门关上前,他最后说了一句:

“故事不在完美里,故事在烟火气里。”

小周坐在原位,看着白板上那句话。

窗外阳光斜进来,照在“正在学着做人”几个字上,笔迹有点歪,像是写得太急。

他打开录音笔,按下录制键。

没说话,只是让机器记下这一刻的安静。

笔尖在纸上划出沙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