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75集:公关效果初步显现(2 / 2)

走廊里人渐渐多了。早班的工人拎着饭盒走过,有人认出他,点头打招呼:“刘师傅早。”

“早。”他应着,脚步没停。

公告栏前已经有人在看昨天的生产通报。他走过去,把报告钉在正中间,顺手把那张“上报通道”贴在旁边。有人凑过来看,念出声:“舆情分析?这是啥?”

“就是网上大家怎么说咱们厂。”刘好仃说。

“哦。”那人点点头,“那结果咋样?”

“骂的人少了。”他说,“信的人多了。”

那人笑了:“那挺好。”

刘好仃也笑了,没再多说,转身往维修间走。刚走到门口,手机震了一下。他掏出来,是小王发来的消息:“数据接口对接成功,监测系统自动刷新了。”

他回了个“好”字,把手机放回兜里。

下午两点,三人重新聚在会议室。投影切换到最后一页,汇总图清晰呈现:负面声量18%,中性与正面合计82%;品牌词搜索关联度回升至事件前水平;用户互动量稳定,质疑帖占比持续下降。

“可以了。”老李说,“至少现在,没人拿这事当把柄了。”

刘好仃没急着收工。他翻开笔记本,一页页翻过昨晚直播的问答记录、菲律宾会议的发言要点、陈记者来访的细节。每一页都写着“已核实”“已归档”“待跟进”。

他停在最后一页,上面只有一行字:“真话不怕录,假话才怕。”

他拿起笔,在

小王看着屏幕,忽然说:“有个事。”

“说。”

“刚才系统提醒,有个新视频上传,标题是‘玻璃厂工人亲述:那天我们直播了真相’。”

“谁拍的?”

“不知道,但发布账号是咱们厂的内部邮箱格式。”

老李皱眉:“谁干的?”

刘好仃没回答,只说:“把链接存进备份文件夹,标记‘员工自发’。”

“不转发?”

“不急。”他说,“真东西,不怕晚。”

会议室安静下来。窗外阳光正好,照在三人面前的茶杯上,水面上漂着几片茶叶,缓缓旋转,沉底。

刘好仃合上笔记本,站起来。他走到白板前,拿起板擦,把“待验证”三个字轻轻擦掉。粉笔灰落在地上,像一层薄雪。

他没写新字,只是把记号笔放下,说:“今天就到这儿。”

小王收拾电脑,老李收起文件,刘好仃站在门口,回头看了一眼投影屏。那张折线图还亮着,终点稳稳停在绿色区域,像一条走完风雨的路。

他转身关门,手搭在门把上时,听见小王说:“刘师傅。”

“嗯?”

“咱们接下来,是不是该想想,怎么让大伙都学会这么说话?”

刘好仃没立刻回答。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掌心有道旧疤,是多年前被玻璃划的。他轻轻握了握拳,又松开。

“明天。”他说,“明天开始,每人录一段话,说自己岗位干了啥,有啥要澄清的,有啥想说的。”

老李笑了:“你这是要搞‘人人都是发言人’?”

“不是发言人。”刘好仃推开门,“是说实话的人。”

阳光照进来,落在空着的椅子上。投影仪还亮着,屏幕上,那张关键词云图缓缓刷新,新的词浮现出来:“透明”“较真”“靠谱”。

小王正要关机,忽然停住。

屏幕角落,一条新评论跳了出来。

“你们敢不敢直播质检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