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拼不过钱,但咱们拼温度、拼机会、拼参与感。”他合上本子,“就像咱们厂那块七语‘团结’的布——别人看是装饰,咱们看,是团队的底色。”
小陈笑了:“那咱们的招聘口号是不是可以写:‘来这儿,不仅能打工,还能学七国语言打招呼’?”
“加一条,”刘好仃补充,“‘顺便改写一块玻璃的命运’。”
两人正笑着,门被敲了两下,人事小李探头进来:“刘哥,刚收到行业协会的季度报告,里面有各企业招聘动态汇总,你要看吗?”
“拿来!”刘好仃眼睛一亮。
小李递过一叠纸,封面印着《华南制造业人才竞争格局分析》。
刘好仃翻开,一页页扫过去,眉头渐渐锁紧。
“你看这儿,”他指着一行数据,“三家同行,最近半年都开了‘青年人才计划’,专门招应届生,包住宿、配导师、三年内保晋升。”
小陈凑过去看:“这不跟咱们想法一样?”
“不只是像。”刘好仃语气沉下来,“是冲着同一个池子来的。”
他翻到下一页,是薪资对比表,咱们厂的待遇在中间偏下,像条不起眼的横线。
“他们用钱抢人,咱们用故事留人。”小陈说,“可故事能当工资花吗?”
“不能。”刘好仃摇头,“但故事能让人愿意少拿点钱,多干点事。”
他指着图表角落的一行小字:“注意看,他们招的人,八成集中在智能检测和自动化控制。这两个方向,正是咱们新产线最缺的。”
小陈倒吸一口冷气:“这是冲着咱们的命脉来的。”
“所以咱们得更快。”刘好仃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个圈,“内部挖潜要提速,文化导师制度得尽快落地。张莉、阿米尔这些人,不能只干活,得给身份、给权限。”
“比如?”
“比如让他们带新人,参与项目决策,甚至——”他顿了顿,“在招聘会上站出来,讲自己的故事。”
小陈眼睛亮了:“让员工当‘代言人’?”
“对。”刘好仃笑,“最真实的广告,从来不是HR写的,是员工笑着讲出来的。”
他合上报告,靠在椅背上,语气忽然轻松:“其实啊,竞争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别人在干什么。”
小陈点头:“那咱们现在知道了。”
“知道了,就不慌。”刘好仃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红笔,在“人才储备”
字写得稳,像玻璃切割前的测量线。
“咱们不拼钱,不拼规模,拼的是——”他转过身,看着小陈,“谁能让人觉得,来这儿,不只是上班,而是参与一场实验。”
“什么实验?”
“一个中国老工人,带着一群外国人,把一块玻璃,送到全世界的实验。”刘好仃笑了笑,“听起来像做梦,可咱们已经开始了。”
小陈低头看着笔记,忽然说:“刘哥,咱们是不是该做个‘人才地图’?标出哪些人能带、哪些人能挖、哪些人能留。”
“好主意。”刘好仃点头,“今晚就启动。”
他拿起手机,终于回了猎头那条消息:“请候选人下周三来厂里,先参观,再聊。对了,安排一场‘文化体验’。”
小陈好奇:“讲啥?”
刘好仃走到窗边,阳光正好照在那块七语“团结”的布上,风吹着,布面轻轻鼓动。
他回头,笑了一下:“就讲,为什么一个57岁的工人,非要学七国语言打招呼。”
小陈正要接话,投影突然黑了,屏幕一闪,跳出一行字:“文件已自动保存”。
刘好仃看了眼电脑,关掉电源。
“走吧,”他说,“去车间转转。真正的数据,不在纸上,在人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