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39集:升级效果初步显现(2 / 2)

老陈摇头:“看着跟平时差不多。”

“那就对了。”刘好仃切换PPT,“真正的提升,不是轰轰烈烈,是悄无声息。”

他点出第一张图表:有效产出时间占比从68%提升至83%。

“这意味着,同样一班人,每天多干了将近一个半小时的‘实打实’活。”

第二张:废品率从5.2%降至3.1%,其中因人为误判导致的返工下降了七成。

第三张:单日最高产能突破历史纪录,连续五天稳定在98%以上良品率。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然后小王突然鼓起掌来。一个人起头,其他人陆续跟上,连老陈都轻轻拍了两下。

“但我还有点不信。”老张忽然开口,他是压模组的老师傅,一向话少,“数据是好看,可我总觉得……是不是碰巧这阵子原料特别好?”

刘好仃笑了:“你问得好。”

他调出原料批次对比图:“过去十天用的全是不同供应商的料,透光率波动最大达到±0.8。可我们的良品率曲线几乎没抖——说明系统已经学会动态调整参数。”

老张盯着图看了半天,终于点头:“行,我信了。”

“我也信了。”老陈合上报表,“电费确实多花了,但省下的返工人工、材料损耗,加上多出的产能,粗算下来,净收益够咱们买二十台电风扇,还能请全厂吃顿火锅。”

“那还等什么?”小王立刻接话,“我现在就订锅底!”

“先别忙。”刘好仃站起身,“今天请大家来看数据,不只是为了庆功。”

他走到白板前,写下三个字:“再优化”。

“今天的成果,是第一步。但数据也告诉我们,还有17%的‘发呆时间’没挖干净。比如切割机换刀要五分钟,能不能缩到两分钟?质检仪识别复杂花纹慢半拍,能不能让它‘预习功课’?”

他顿了顿:“咱们的升级,不是换台机器就完事。是让整个厂,像一台越跑越顺的车。”

说完,他走向车间。

一群人跟在后面,穿过长长的生产线。阳光透过高窗洒在传送带上,映出一道道流动的光斑。

走到AI质检仪前,刘好仃停下。墙上那张“老伙计,带带我”的纸还在,边角有点卷,但字迹清晰。

他没说话,伸手轻轻按了按纸的右下角,像是把它压得更牢些。

然后他转向大家:“谁还有想法,现在就说。咱们的流程,永远不设终点站。”

小陈举手:“刘工,我那个‘批量识别区’……技术组说可行,能不能先做个原型试试?”

“当然能。”刘好仃点头,“明天就批预算。旧传送机的框架还在吧?拆了当底座,省材料。”

小王也举手:“我在想,能不能把每台设备的‘健康状态’做成小游戏?谁的机器跑得稳,积分高,月底发‘最佳搭档’奖杯?”

“奖杯可以,”刘好仃笑,“但得是玻璃做的——咱们厂的特色。”

笑声中,老张忽然说:“我那本‘手感对照表’,能不能……接入系统,当个‘老师傅模式’?”

刘好仃看着他,认真点头:“不光要接,还要署名。以后系统提示‘建议调温’,后面加一行小字:‘老张说,这时候该摸一摸了。’”

老张脸一红,低头笑了。

刘好仃最后说:“咱们这轮升级,不是机器取代人,是人带着机器一起进步。今天看到的数字,不是终点,是起点。”

他转身走向控制台,手指在屏幕上滑动,调出下一阶段的优化模拟图。

阳光正移到质检仪的镜头上,反射出一圈淡淡的光晕。

小陈忽然跑过来,手里拿着新打印的标签纸。

他踮起脚,把一张崭新的纸贴在机器旁边。

纸上写着:

“新同学,请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