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796集:客户沟通加强实施(2 / 2)

利雅得那位女建筑师,电话打了三次,没人接。邮件发过去,石沉大海。

“是不是我们太频繁了?”小陈嘀咕,“上次方案刚送,这又回访,她可能觉得烦。”

刘好仃摇头:“不是烦,是没到点上。”

他让小陈换条路——发了一条简短的语音:“王工,我们调整了系统,以后所有文件背景都按您喜欢的浅蓝色来。顺便问一句,您觉得沟通节奏还顺吗?”

三天后,对方回了邮件:“你们连颜色都改了?我以为没人注意这种小事。现在我觉得,你们不是在服务客户,是在照顾人。”

办公室里,阿米尔看着屏幕,忽然“咦”了一声。

“怎么?”刘好仃走过去。

“她在邮件最后提了一句:‘要是你们能出个防结露的玻璃系列,我手头三个项目都能用上。’”阿米尔放大那行字,“这不是正式需求,但……她说了。”

“记下来。”刘好仃说,“这不是需求,是种子。咱们先浇水,别急着收果子。”

反馈机制跑了一个月,数据开始冒头。

刘好仃召集大家开会。投影上是一张新表格,标题是“客户声音回响录”。

“重复购买意向,上升了37%。”小陈念数据,“主动推荐我们给同行的客户,有11个。南非那位张工,直接把我们的服务卡拍照发了朋友圈,配文‘这才是做生意的样子’。”

尤哈笑出声:“他还@了我们官方账号。”

“最关键是这个。”阿米尔指着另一栏,“客户在反馈里提到‘被记得’‘被重视’‘被理解’的次数,比上个月多了两倍。”

刘好仃没说话,只是把白板上那三个词圈了起来:听见、听懂、听久。

“咱们做的,不是数据。”他说,“是关系。”

小陈忽然问:“那接下来呢?是不是该把这些反馈用起来,再升级一下服务?”

刘好仃正要答,手机响了。

是迪拜那位总换号码的项目经理。

接通后,对方声音低,但清楚:“你们那个回访电话,我接了。说实话,一开始觉得烦。可你们没问‘打几分’,就问‘最近项目顺不顺’。我……有点意外。”

“您说。”刘好仃轻声。

“我女儿下个月毕业,她学建筑。我想……介绍她去你们技术部实习,行吗?”

办公室瞬间安静。

小陈瞪大眼,尤哈手里的笔掉了都没捡。

刘好仃握着手机,指节微微发白。他没急着回话,而是慢慢把手机换到另一只手,像在调整握姿,也像在稳住心跳。

“您女儿什么时候毕业?”他问。

“六月十五。”对方说,“她挺喜欢你们做的玻璃,说像‘光在呼吸’。”

刘好仃笑了。他抬头看向窗外,阳光正斜斜地切过玻璃幕墙,折射出一片淡蓝的光斑,落在他桌角那本暖灰色的笔记本上。

他翻开本子,找到新的一页,写下:“客户忠诚度评估指标补充:是否愿意将家人介绍至公司。”

刚写完,尤哈凑过来,压低声音:“刘师傅,您说……咱们要不要在实习生欢迎卡上,也加个手写便签?”

刘好仃没抬头。他拧开笔帽,蘸了点水,在“家人”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