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786集:新挑战:品牌全球化市场布局优化(2 / 2)

“对。我们不做广告,不搞发布会,先做三件事:第一,把‘玻璃简历’升级成‘国际版’,加上多语言参数卡和当地合规认证说明;第二,主动联系这三个地区的现有客户,请他们做‘体验官’,免费提供一批测试玻璃,只要求他们记录使用情况;第三——”

他停顿了一下,从包里拿出一本小册子,封面上写着《全球玻璃运输风险手册(初稿)》。

“我们自己先学。谁负责哪块区域,就去研究那个地方的天气、交通、建筑标准、甚至文化习惯。比如中东客户重视仪式感,交付就得正式;北欧客户讲究环保,包装就得可降解。”

小陈忍不住笑:“那我是不是还得学点阿拉伯语?”

“不用。”刘好仃也笑了,“但你得知道,为什么迪拜的工地下午三点停工——因为太热,人受不了,机器也受不了。我们的运输计划,就得绕开这个时间。”

尤哈忽然问:“刘师傅,您……什么时候开始想这些的?”

刘好仃看了他一眼,目光落在白板上那块透明塑料片上。

“就在刚才,三点十七分。”他说,“当我知道,有人在万里之外,用我们的玻璃讲了一个故事的时候,我就在想——这故事,能不能一直讲下去?还是讲完这一段,就断了?”

他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四个字:

全球布阵。

“品牌不是漂洋过海就叫全球化。”他转身,看着三人,“是知道风从哪儿来,浪往哪儿打,然后,把玻璃送到对的地方,活成对的样子。”

——

散会后,没人立刻走。

小陈打开电脑,新建了个文件夹,命名为“GlobalGssLog”;阿米尔翻出迪拜建筑规范pdF,开始划重点;尤哈则掏出手机,搜“新加坡气候数据年均表”。

刘好仃站在窗边,手里捏着那张折好的世界地图。

阳光斜照进来,映在地图上新加坡那个红点上,像一滴刚落下的树脂,还没凝固。

他掏出笔,在红点旁边,轻轻写了个词:

试点。

然后,他把地图翻过来,在背面写下一行任务:

小陈:整理国际客户反馈模板,含多语言字段

阿米尔:调研三国物流法规与清关流程

尤哈:联系三家海外合作厂,试探测试合作可能

写完,他撕下这页纸,走到三人桌前,一人塞了一张。

“别急着出海。”他说,“先学会,怎么在岸上,看懂潮水。”

小陈接过纸条,正要说话,手机突然响了。

是系统提醒:国际建筑展官方推特更新。

她点开,是一张新图:一块玻璃幕墙正在升起,阳光穿过,投下长长的影子。下方caption写着:

“thisgssdidn’tjtarrive.Itsurvived.”

(这块玻璃不只是抵达,它挺过来了。)

尤哈凑过来看,嘀咕:“怎么又发了?”

阿米尔盯着那句话,忽然抬头:“刘师傅,他们……是不是已经懂了?”

刘好仃没回答。

他只是把那张写着“试点”的地图,轻轻夹进了随身带的笔记本里。

笔记本的封面,已经被磨得发白,边角卷起,像一块用了十年的玻璃保护膜。

他合上本子,走向门口。

走廊灯光打在他肩上,影子斜斜地拉长,像一道正在延伸的运输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