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780集:新挑战:品牌全球化品牌升级(2 / 2)

办公室瞬间笑成一片。

刘好仃也笑,眼角的皱纹堆成了一朵花,但他很快收住,正色道:“笑归笑,事儿得认真。品牌升级不是换个LoGo、拍个视频就完事的。它得有根,有魂,还得——”他指了指记事本,“像咱们做风险管理一样,一步一个脚印。”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楼下,玻璃窑炉的火光依旧在跳动,像一条不眠的河。几辆货车正缓缓驶出厂区,车身上印着那个用了二十年的、略显陈旧的商标。

“以前我觉得,只要产品过硬,牌子丑点没关系。”他轻声说,“可现在明白了,世界太大,声音太多,你不说清楚自己是谁,别人就会替你定义。”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三人:“所以,我提议——咱们风险管理组,接下来,把‘品牌全球化升级’,列进工作目标。”

小陈愣了:“可咱们……不是专门管风险的吗?”

“正因为管风险,才最适合。”刘好仃语气坚定,“品牌出海,最大的风险,不是竞争,是‘看不见’。咱们既然能发现风险,就也能发现机会。咱们既然能建立预警机制,就也能建立——品牌认知机制。”

他拿起记事本,在白板上写下新的四个字:品牌升级。

“咱们不请大公司,不搞花架子。就从三件事开始:第一,梳理咱们的核心优势,写成‘品牌基因清单’;第二,收集国际客户的真实反馈,看看他们到底怎么看我们;第三——”他顿了顿,“把咱们这三个月的风险管理成果,变成客户能看懂的故事。”

尤哈眼睛发亮:“就像咱们做复盘表那样,把‘零重大损失’‘响应速度提升87%’这些数据,变成客户信任的理由?”

“没错。”刘好仃点头,“数据是冷的,但故事是热的。咱们得让人知道,我们不只是卖玻璃的,我们是帮客户避坑的伙伴。”

阿米尔忽然举手:“那……咱们要不要也建个‘品牌风险库’?比如哪些国家对‘中国制造’有偏见,哪些客户特别在意环保认证,提前预警?”

刘好仃笑了,笑得像个捡到宝的老匠人:“好主意。品牌和风险,本来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咱们管得了风险,就管得了印象。”

小陈翻开笔记本,写下第一行标题:《品牌升级初步构想》。

会议室的气氛变了。没有了上一场会议的紧张,也没有空谈理想的飘忽。它像一锅慢慢烧开的水,咕嘟咕嘟,冒着踏实的气泡。

刘好仃坐回椅子,把记事本轻轻放在桌角,封皮上“风险台账”四个字已经模糊,但他没换。他知道,这本子还会记下去,只是接下来的内容,不再是“哪里可能出事”,而是——我们要成为谁。

“所以,”他看着三人,语气轻松却坚定,“从明天起,咱们除了盯风险,还得学会——给自己贴金。”

尤哈笑着问:“那……贴多少?”

刘好仃眨了眨眼:“先贴一层防锈的,再慢慢镀金。总不能——”他指了指窗外那辆印着旧商标的货车,“让咱们最好的产品,穿着地摊货的外衣,走遍全世界吧?”

笑声再次响起。

就在这时,小陈的电脑弹出一封新邮件,标题是:《关于2024国际建材展品牌展位升级方案的内部征询》。

她刚要点开,刘好仃却忽然伸手,轻轻按住了她的鼠标。

“别急。”他说,“咱们得先想清楚——我们是谁。”

他的手指还搭在鼠标上,指尖微微用力。

窗外,一辆满载玻璃的货车正缓缓驶出厂区,车尾的反光条在夕阳下闪了一下,像一道未完成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