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779集:管理效果初步显现(2 / 2)

小陈若有所思:“那以后是不是得加一条——定期回访代理,问他们最近‘卡’客户最多的是啥?”

“可以。”刘好仃记下,“叫‘一线情报反馈机制’。”

尤哈也举手:“我觉得咱们的预警模型还能再细点。比如南美碳足迹,现在只是‘黄标’,但智利那家公司给的预测文件里,提到阿根廷可能收20%附加税——这要是真落地,就是‘红标’了。咱们能不能在模型里加个‘政策发酵期’权重?”

“好主意。”刘好仃点头,“政策从草案到落地,中间有窗口期。咱们得学会在‘雷还没炸’的时候就跳开。”

阿米尔挠头:“那……咱们现在算不算‘成功’了?”

刘好仃环视一圈,轻轻摇头:“不算成功,算‘见效’。就像咱们厂的玻璃,退火退得好,不裂了,但还得看它能不能扛住运输震动、安装应力、十年风吹日晒。”

“可至少,咱们现在不是光靠运气活着了。”小陈笑着说,“以前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现在是‘天要下雨,咱们有伞’。”

“而且伞还是自动开的。”尤哈接话,“预警一响,系统自动推任务,操作卡自动发,连话术都给你写好。”

刘好仃笑了:“伞是死的,人是活的。伞能挡雨,但走不走得到目的地,还得看走路的人。”

他翻开台账本,翻到最新一页,写下一行字:“评估结论:管理机制初步成型,响应效率显着提升,风险可控性增强。下一步:优化模型,补全数据链,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写完,他抬头:“接下来,咱们得把这把伞,做得更轻、更快、更聪明。”

小陈问:“那阿根廷这事儿呢?”

“当然要动。”刘好仃合上本子,“但不是现在慌,而是按流程走——先查咱们的产品碳数据,再找智利那家公司聊聊,看能不能提前做认证。预案不是用来吓人的,是用来‘拆弹’的。”

尤哈正要说话,手机又震了一下。

还是那个群。

新消息:【阿根廷草案已提交议会,预计两周内进入听证阶段。附件:草案全文(西语+英文摘要)】

他点开附件,第一段写着:“所有未取得ISo低碳认证的进口玻璃产品,将被征收20%绿色附加税,适用于2024年7月1日起申报的货物。”

办公室突然安静了一秒。

阿米尔喃喃:“这速度……比预想快多了。”

刘好仃却没慌,反而掏出笔,在台账本上划了条横线,写下:“05.06,阿根廷绿色税草案进入听证期。启动一级响应预案。”

然后抬头,语气平静:“尤哈,把草案摘要发群里,今晚七点开短会。小陈,联系外贸部,查查咱们七月后有没有发阿根廷的订单。阿米尔,你去技术部,问问ISo认证最快多久能做。”

三人立刻起身。

尤哈一边点手机一边嘀咕:“这回总算是‘有备而来’了。”

刘好仃站在窗边,看着楼下玻璃窑炉的火光在暮色里明明灭灭。那火不急不躁,像一颗跳动的心脏,烧了三十年,依旧滚烫。

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本子,翻到最后一页,空白处还什么都没写。

笔尖悬在纸上,墨水将滴未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