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777集:风险预警机制建立推进(2 / 2)

“模型+经验+案例库!”阿米尔一拍大腿,“这不比纯数字靠谱?”

当晚,第一版预警模型终于上线。

第二天一早,尤哈输入最新数据:印度环保草案通过概率调至40%,影响程度因案例库比对升为“高”,坐标点稳稳落在黄区边缘。

“黄灯亮了。”他抬头,“脚悬刹车上了。”

可第三天,问题来了。

一条来自东南亚代理的紧急消息:当地新税法草案拟对进口玻璃加征15%附加费。消息来源是代理老板酒桌上听来的,未公开。

尤哈录入系统,模型却没响。

“影响大,但概率难估。”他皱眉,“没公开文件,没案例参考,系统判定‘信息不完整’,自动降级为‘观察态’。”

“可万一真征了呢?”小陈急了。

“那就不是模型问题,是信息匹配问题。”刘好仃看着屏幕,“咱们的模型像个好学生,只认标准答案。可现实出的,往往是填空题。”

他转身在白板上画了个新模块:“信息预筛组。所有非结构化信息,先由专人做‘翻译’和‘标注’,比如‘酒桌消息’标为‘低确信度,高敏感性’,再输入模型。”

“我来!”小陈举手,“我以前在外贸公司干过,擅长从闲聊里扒干货。”

“那尤哈你配合,做数据转译。”刘好仃点头,“咱们不指望模型一开始就全知全能,但得让它学会‘听人话’。”

一周后,新流程跑通。

那天早上,小陈刚进会议室,就看见尤哈盯着屏幕瞪眼。

“怎么了?”她凑过去。

“模型刚自动标红了一个风险点。”尤哈声音发紧,“越南海关拟加强原产地证明核查,影响概率65%,影响程度‘高’,触发红灯预警。”

“消息来源?”小陈问。

“你前天整理的代理群聊记录,加上昨天商会内部邮件,还有去年退运案例三起。”尤哈指着屏幕右下角,“系统自动生成了风险简报,还标了应对建议:‘提前准备原产地文件备份,联系当地清关代理确认流程’。”

小陈愣住:“它……自己会学习了?”

刘好仃端着陈皮水走进来,看了一眼屏幕,笑了。

“不是它学会了,”他说,“是咱们终于教会它怎么‘看天色’了。”

会议室里,几个人围在屏幕前,像围着一炉调得正好的玻璃液。

尤哈正要说话,投影突然弹出一条新消息。

来自南美代理的语音转文字:“刚听说,下月起所有进口建材需提供碳足迹报告,否则拒收。”

小陈立刻调出模型界面,输入关键词。

进度条缓缓推进,模型开始交叉比对:wto通报无记录,世界银行报告未提及,但三小时前,一个巴西行业论坛有匿名帖提到类似政策。

尤哈快速打开数据分析软件,导入过往清关延误案例,启动趋势预测。

刘好仃站在两人身后,没说话。

屏幕中央,坐标轴上的红点开始闪烁。

模型下方跳出一行字:“风险等级:橙。建议动作:立即启动信息验证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