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734集:建设方案精心策划(2 / 2)

“先去论坛。”刘好仃翻开日程表,“下周三,上海。咱们去听德国cEo讲‘信任’,顺便——”

他笑了笑:“看看能不能在茶歇时,跟他们市场总监聊两句。说不定,还能交换个名片。”

小张摩拳擦掌:“要不要准备点小礼物?比如……迷你版防弹玻璃书签?”

“可以。”刘好仃点头,“刻上咱们厂徽,背面写一行字。”

“写啥?”

“中国制造,但不止便宜。”

三人再次笑起来,笑声还没落定,刘好仃已经打开笔记本,新建了一个文档,标题打上:“品牌建设方案V1.0”。

他敲下第一行字:“核心理念——用事实,讲人话。”

小林凑过来看:“要不要加个副标题?”

“加。”

“‘我们不吹牛,我们只修系统’?”

“太直白。”刘好仃笑,“改成‘我们不讲故事,我们就是故事’。”

小张举手:“传播口号呢?我想好了——‘玻璃会碎,但我们不会’。”

“好,但不够暖。”小林摇头,“不如‘每一块玻璃,都在替你扛事’。”

刘好仃没急着定,而是把两个口号并列写上,圈起来。

“留着,让客户选。”他说,“等‘透明工厂’直播上线,搞个投票,让观众决定用哪个。”

方案渐渐成形,细节逐一敲定。

责任分工也列了出来:小林负责社交媒体内容策划和视觉设计,小张对接展会和公关活动执行,刘好仃统筹全局,并带队参加论坛。

“最后一件事。”刘好仃合上电脑,“咱们做这一切,不是为了‘像’谁,是为了‘是’谁。”

他抬头看向墙上的厂徽,阳光正好照在那枚银色的齿轮上,闪闪发亮。

“所以,每一步,都要留下痕迹。客户说了啥,哪条视频火了,哪个设计师愿意合作——全记下来。这些反馈,是咱们下一步的路标。”

小林认真记下:“要建个反馈库?”

“建。”刘好仃点头,“不光记数据,也记人话。比如客户说‘你们的包装像工业品’,这种话,比夸我们‘质量好’还值钱。”

小张忽然问:“那……万一做了半年,还是没起色呢?”

会议室安静了一秒。

刘好仃没答,而是从抽屉里拿出一块玻璃样品,放在桌上。

那是他们最新研发的智能调光玻璃,通电前是雾面,通电后瞬间透明。

他按下开关。

嗡的一声轻响,玻璃由浊变清,窗外的天空、远处的塔吊、对面楼的窗户,全都清晰映现。

“你看,”他指着玻璃,“它不是一下子亮的。是从模糊,到清楚。咱们的品牌,也一样。”

他关掉电源,玻璃重回雾面。

“但只要电没断,它总会再亮。”

他抬头,目光扫过两人:“咱们的电,就是那些没出过事的系统,那些半夜修好的代码,那些客户说‘你们比本地供应商快六小时’的话。”

“这电,够用。”

小林深吸一口气:“那……咱们现在就开始?”

刘好仃站起身,把A3纸折好,塞进公文包。

“先订票。”他说,“上海,下周三,亚洲建材创新论坛。”

他拉开会议室门,走廊的光涌进来,照在三人脸上。

“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