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717集:新市场细分推进(2 / 2)

刘好仃看着他,慢慢笑了:“你这想法,有点意思。”

“这叫‘定制信任’。”小林接话,“不是定制图案,是定制‘我知道这块玻璃从哪来’。”

刘好仃拿起笔,在“越南设计圈”旁边写下:“可追溯定制服务——客户可指定生产批次,附赠质检全程影像。”

“这不光是卖玻璃,是卖参与感。”小李越说越起劲,“咱们让客户从‘买家’变成‘见证者’。”

“好。”刘好仃点头,“那就这么定:越南走‘信’,信的核心,是透明;曼谷走‘值’,值的核心,是快;菲律宾走‘影响’,影响的核心,是故事;马来西亚走‘安’,安的核心,是防爆认证;而那个‘禅意圈’……”

他顿了顿,看向小李刚才发现的数据。

“它的核心,是‘柔’。”

“柔?”小林愣了,“玻璃还能柔?”

“光可以。”刘好仃调出一张模拟图,“咱们现有的玻璃反光太直接,像探照灯。但如果我们加一层纳米漫反射涂层,让光像晨雾一样散开,不刺眼,不炫目,只温柔地铺满房间呢?”

小李盯着图,喃喃:“这光……像刚醒来的那种感觉。”

“对。”刘好仃轻声说,“像人睁开眼,看见世界的第一眼。”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小林忽然笑出声:“刘师傅,您这哪是做玻璃,您这是做‘光的情绪’啊。”

“情绪最贵。”刘好仃合上笔记本,“人可以忍低价,忍等待,但忍不了天天回家被刺眼的光照得头疼。咱们要做的,就是让每一块玻璃,都懂人的心情。”

讨论渐入尾声,各子市场的定位渐渐清晰。刘好仃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红笔,在“禅意生活圈”旁边画了个小灯泡,里面写了个字:“新”。

“这个市场小,但新。新技术、新需求、新人群。咱们现有的产品线没覆盖它,但它存在。这就叫‘未被满足的光’。”

他转身,看着两人:“市场细分,不是切蛋糕,是找灯。有的灯早就亮着,咱们去接电;有的灯还没装,但有人在等它亮。”

小李忽然问:“那……咱们的纳米涂层,什么时候能试产?”

“下周。”刘好仃说,“我已经跟技术组打了招呼,先做五块样品,打上‘禅光001’编号,寄给那几个菲律宾博主。”

小林记下,抬头:“要不要附个说明书?写清楚‘此光专为静心而生’?”

“不用。”刘好仃摇头,“就附一张纸,上面印一行字:‘你不需要它很亮,你只需要它很暖。’”

会议室里又静了。

小李看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圈和字,忽然说:“刘师傅,我以前觉得市场细分就是分钱,谁多谁少。现在觉得……像是在给人配眼镜,度数不对,世界就模糊。”

“你悟了。”刘好仃笑着拍他肩膀,“咱们不是卖玻璃的,是帮人看清世界的。”

他收拾文件,准备离开,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技术组的回复:“‘柔光涂层’材料已备齐,随时可试。”

刘好仃回了个“好”字,抬头看向窗外。阳光穿过玻璃阵列,落在会议室的白板上,正好照在那个写着“禅意生活圈”的圈里。

光斑缓缓移动,像一只温柔的手,轻轻抚过那个“新”字。

他拿起笔,在“新”字旁边,加了一个小小的灯泡符号。

笔尖刚落,小李突然抬头:“刘师傅,如果这个市场做成了,咱们要不要……”

话没说完,刘好仃的手机又响了。

是一条系统警报。

他点开。

图片里,一盏灯静静立在展台上。

灯罩用的,正是他们刚研发的纳米漫反射材料。

而灯身底部,刻着一个模糊的三角形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