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715集:国际市场竞争分析(2 / 2)

小林立刻记下:“我马上整理一份‘绿色生产白皮书’,配上英文翻译。”

“还有。”刘好仃顿了顿,“北欧人喜欢‘参与感’。咱们能不能搞个‘定制光影计划’?让用户上传照片,咱们用玻璃光影还原他们的故事?”

“哇,这不就是把‘真光’概念产品化?”小李一拍大腿,“用户成了共创者,品牌黏性直接拉满!”

会议室一下子热闹起来。

刘好仃没说话,只是看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笔记,像看着一片刚开垦的田地。种子还没下,但犁已经划出了垄。

又过了两天,分析报告终于成型。

刘好仃把三份区域分析钉在一起,封面上写了八个字:“知己知彼,步步为营。”

他召集两人开最后一次会。

“结论是啥?”小李问。

“三个字:”刘好仃看着他们,“难,但行。”

他翻开报告第一页:“中东市场门槛高,但需求真;南美信任难建,但破局机会多;北欧规则严,但一旦打入,品牌溢价空间大。总体来看,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咱们没优势,但有特点。”

“啥特点?”小林问。

“快、真、暖。”刘好仃说,“咱们反应快,产品真,故事暖。别人五年出一款新品,咱们三个月就能迭代;别人讲历史,咱们讲人;别人卖玻璃,咱们卖光。”

小李笑了:“您这鸡汤,比食堂的还浓。”

“浓才补人。”刘好仃也笑,“接下来,不是要不要出海,是怎么出海。咱们不能一口气吃成胖子,得一口一口啃。”

他翻开报告最后一页,上面列着几个加粗的关键词:

中东:优先接洽迪拜公司,提供样品+本地化方案

南美:策划智利艺术节快闪展,联动网红博主

北欧:启动“光影共创计划”,同步申请环保认证

“这些,”他指着那几行字,“就是咱们的第一步。”

小林忽然举手:“刘师傅,我有个问题。”

“说。”

“咱们分析了这么多对手,可有没有想过——咱们到底想成为谁?”

会议室安静了一瞬。

刘好仃没立刻回答。他起身走到窗边,阳光正斜斜地照在质检台上,那块昨天刚下线的玻璃静静地立着,光影在地面缓缓移动,像一条慢慢铺开的路。

他转过身,语气平静:“咱们不想成为谁。咱们就想让全世界知道,有一块玻璃,是从深圳一个老工人手里,一点点磨出来的。它不贵,但不便宜;它不大,但够亮。”

他顿了顿,笑了:“它照的,是人的脸,不是钱的眼。”

小林低头在笔记本上写了一行字:“我们的光,只此一家。”

小李伸了个懒腰:“那下一步,是不是该起个英文名了?总不能叫‘nGss’吧?”

“叫‘trueLight’。”刘好仃说,“不花哨,但清楚。”

“行。”小林合上电脑,“我这就去改ppt,标题就写:从深圳车间,到世界光影。”

刘好仃没接话。他拿起那份报告,走到车间,把纸轻轻压在质检台的玻璃样品上。阳光透过玻璃,照在纸面,字迹微微发亮。

他掏出笔,在报告末尾空白处补了一行小字:

“市场是海,咱们是船。风浪大,但——

光在前头。”

他刚写完,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系统警报。

标题写着:某东南亚电商平台,出现“门”字玻璃高仿款,售价仅为正品三分之一。

刘好仃看了两秒,点开详情。

图片上,那块仿品玻璃边缘毛糙,弧面歪斜,光影浑浊如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