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688集:创新人才培养实施(2 / 2)

小林坐在第一排,笔记本打开,录音笔亮着红灯。

“听火——炉膛里有声,嗡是稳,嘶是缺氧,咔是结构松。以前没设备,全靠耳朵。”他顿了顿,“现在你们有机器,但机器听不懂‘感觉’。”

阿芳在台下悄悄记录,把“感觉”两个字圈了又圈。

“看火——火苗发蓝,温度够了;发黄,快到极限;要是带绿,赶紧停炉。我三十年,就靠这三色吃饭。”

讲到这儿,他忽然停住,抬头看刘好仃:“你说要留痕……这些,也能写进去?”

“当然。”刘好仃点头,“你讲的每一句,都是数据。”

老张沉默片刻,从兜里掏出那张烟盒纸,展开,贴在白板上:“那就从这张表开始。”

培训结束,刘好仃把首份《微创新人才档案》交到小林手上。小林翻开,发现第一页多了手写批注:“问题比答案珍贵,提问的人,已经在路上。”

他抬头想说什么,刘好仃已经走向控制台。

新设备屏幕亮着,温控曲线平稳流动。忽然,右下角弹出一条提示:

“系统检测到外部声源波动,建议开启音频监控模式。”

刘好仃没动。他知道,那是老张刚才讲课时的声音,被设备捕捉到了。

他打开档案系统,在老张的页面新增一条记录:

“6月21日,首次知识输出,内容:炉膛异响识别。贡献值:★★★★☆。备注:三十年经验,开始说话。”

下午,阿芳在火种墙贴了新便签,模仿老张的语气:

“今天我学会了听火。原来‘嗡’不是无聊,是安心。”

小林站在墙前看了很久,掏出手机,给那张烟盒图发了条邮件,收件人是厂内技术群,标题只有两个字:“存档”。

刘好仃在办公室整理培训反馈表,发现老张的档案里多了一行他自己写的字:

“讲完课,手有点抖。但火,传出去了。”

他笑了笑,把这句话剪下来,贴在档案首页。

傍晚六点,检测区灯光自动亮起。新设备屏幕忽然黑了一下,随即恢复,跳出一行新提示:

“音频模型训练请求:是否启用‘炉声-状态’映射?”

下方两个选项:【是】【否】

小林正要伸手点击,刘好仃按住他的手腕。

“等等。”

“让老张来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