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639集:文化融合逐步推进(2 / 2)

他转身走到白板前,写下三行字:

沉默不是拒绝,是还没准备好开口。

骂人不是敌意,是愿意信任你听。

不回应,也可能正在酝酿。

“我们不急。”他说,“等得起。”

销售部的电话就是在这时打来的。

“刘工,曼谷那边问,为什么只有十分之一的瓶子带槽?是不是限量款?客户已经开始互相打听,有人愿意加价买。”

刘好仃看了眼墙上的生产排期表,又看了眼投影里不断跳动的新上传提示。

“告诉他们。”他顿了顿,“不是限量,是试音。等听清回声,再开大喇叭。”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那接下来怎么排?”

“下一批,每个市场加10%。”他说,“另外,包装里加一张半透明纸,印一句话,三种语言——‘这里,等你说。’”

阿芳记下,抬头问:“纸用什么材质?”

“磨砂玻璃测试片裁的。”他答,“厂里剩下的T-7号边角料,反正要碎掉的,不如让它多走一程。”

小林在系统后台刷新,新消息又跳出来一条。这次是东京的,用户刻了“母の味”,还拍了张照片:瓶子摆在厨房窗台,旁边是一碗刚出锅的味噌汤。

“刘工。”他忽然说,“第一个骂人的,又来了。”

屏幕亮着。还是芝加哥那个IP,这次刻的是:“Sorry.Iwasadatyboss.Notyou.”

刘好仃看着那行字,嘴角动了动。

“回一句。”他说,“就写:‘槽还在,随时欢迎再来。’”

老张从文件堆里抬头:“模具组刚报上来,下季度排期满了,文化接口这事,得定个优先级。”

“排第一。”刘好仃说。

“可销售部已经在做预售方案了,他们想把带槽瓶全换成主推款。”

“让他们等。”他站起身,走到窗边。雨停了,玻璃上还挂着水珠,阳光斜照进来,在地面上投出一道道光栅,像无数看不见的槽,横在现实与期待之间。

“我们不是做快的事。”他说,“是做对的事。”

阿芳正要把新一批包装设计发去印刷厂,忽然停下动作。

“纸上的那句话……”她问,“要不要加个落款?比如‘来自深圳的问候’之类的?”

刘好仃想了想,摇头:“不用。光存在,就是态度。”

小林上传完最新数据,系统自动归类:共收到有效刻痕图像67组,其中正面表达41条,中性记录18条,负面情绪8条。最远的一条来自冰岛,刻着“Ienaeiaelifa”——我学会了生活。

他轻声说:“第一个骂人的,又传了新图。”

刘好仃走过来。

照片里,那只刻过“WTF”的瓶子被摆在书架上,旁边放着一盆绿萝。槽口被磨得温润,像被手指反复抚过。新刻的字很小,藏在旧痕旁边:

“Thanksforlist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