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刘好仃拍拍他的肩膀,“这就是我们这套观察体系的核心。”
阿芳一边整理文档,一边轻声说:“那这个数据库,是不是该有个正式的名字?”
“当然。”刘好仃说,“它得有个名字,才能有灵魂。”
“叫什么?”小李问。
“叫‘趋势观察数据库’。”阿芳抢先说。
“听起来有点正式。”小李嘟囔。
“正式才靠谱。”阿芳说,“我们要做的是科学制定洞察方案,不是随便看看新闻。”
刘好仃笑了笑:“名字可以再改,但内容得先搭起来。”
他转身在白板上写下三个模块:
关键词分类
双线比对
节奏图
然后在最上面,写下标题:
趋势观察数据库(草案)
阿芳看着白板,心里突然有种踏实的感觉。就像昨天她收到那封客户邮件,说“你们的回应让我们知道,我们不是被忽略的”一样,这一刻,她觉得他们不是在瞎忙,而是在做一件真正有意义的事。
“刘哥,”她问,“那我们现在就开始?”
“从现在开始。”刘好仃点头,“先整理关键词,再做双线比对,最后构建节奏图。”
小李伸了个懒腰:“感觉像是在搭积木。”
“对。”刘好仃说,“搭出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市场拼图系统。”
阿芳打开文档,把“关键词分类”、“双线比对”、“节奏图”三个模块都列了出来,还在每个模块下加了说明。
小李也开始整理他手头的行业新闻,一边翻资料一边嘀咕:“感觉我像是个市场情报员。”
“那你就是我们的情报主管。”刘好仃说。
“那阿芳呢?”小李问。
“她是数据结构师。”刘好仃笑着说,“我是逻辑架构师。”
阿芳噗嗤一笑:“听起来我们像是在创业。”
“其实我们就是在创业。”刘好仃说,“只不过,是用数据和观察,去理解市场。”
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文档的标题上:“趋势观察数据库(草案)”。
这一刻,办公室里没有喧嚣,只有键盘敲击的声音,和偶尔翻动资料的沙沙声。
市场的心跳,正一点点被他们听见。
阿芳刚要开口说什么,小李忽然指着电脑屏幕:“刘哥,你看这个——”
他点开一个链接,是一篇新发布的行业报告,标题写着:
《2024年全球玻璃设计趋势报告:南美与东南亚市场偏好差异显着》
刘好仃走过去看了一眼,眼神一亮:“这节奏图,得更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