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祭拜完,但孙策仍然跪在原地,仿佛这样就能多陪他父亲一会儿一般。
“父亲,待击退曹军,我定会亲自带着黄祖的头颅返回老家,带着娘亲和弟弟妹妹一起去祭拜您!!”
看着祭祀的案台,孙策忍不住想起往日父亲的音容笑貌:小时候的亲亲抱抱举高高,大一些时候的耳提面命以及亲自指导自己枪法武艺,再大一些,国家发生叛乱,他将家人置于安全地区,自己一个人率军出征,除国贼,惩恶徒,平天下,立英名......一件件历历在目,恍若昨日,可惜再也见不到他,想到这里,孙策就忍不住清泪纵横,无论如何都控制不住。
李世民站在身后,看到好兄弟如此伤心,便走向前,在一旁拿了一把未用过的黄香,将其点燃,跪在孙策一旁。
“孙伯父在上,晚辈刘协给您叩首。”
“早就耳闻伯父事迹,每次听闻都会壮怀激烈,想您英雄一世,将会留下万世清名,永远活在百姓心中。你放心,孙策智勇双全,武艺非凡,成为您最希望的模样,而且我们已经结为兄弟,从今以后,我们会并肩作战,彼此扶持,惩奸除恶,早日实现天下太平,希望您在天之灵可以安歇。”李世民说完,三叩首,将黄香插入香炉之中。
孙策望着一侧李世民,想不到他也会来祭拜自己父亲,还说了一些宽慰人心的话,内心的伤感顿时好了许多,止不住的眼泪也缩回眼眶之中。
两个人起身,李世民对孙策说道:“伯符兄,恭喜你呀,终于报了杀父之仇。”
“家父生前最多的愿望就是荡平天下贼寇,我一定会继承他的遗志,早日将天下叛臣铲除干净。”
李世民拍了拍孙策的肩膀,“咱们一起!”
夏侯淳与程昱、张辽等在城外营帐之中重新商讨攻城之策。
“大将军,之前敌人在路上设伏,所以将咱们的兵力部署摸得很清楚,导致咱们攻城屡屡失利,我觉得咱们可以重新调整兵力部署。”程昱分析道。
“你和张辽都曾驻守庐州城,你们说说哪个城门比较好攻破?”夏侯淳询问道。
程昱跟夏侯淳分析道:“庐州城很大,四个方向总共有七个城门,其中东侧有威武门和时雍门,西侧有西平门和水西门,南面有南薰门和德胜门,北面有一个拱辰门,东西南三个方面虽然都有两个城门,但是城池构造结实,从目前来看,敌人皆派重兵把守,北面虽然只有一个拱辰门,但是敌人防守相对薄弱,所以末将以为咱们可以以拱辰门为突破口,攻入城池。”
夏侯淳听后,觉得可行,便说道:“就按照程将军所言,下一步派重兵攻打北侧拱辰门,但是一定要在夜间行动,这样敌人就摸不清咱们的兵力调动。”
李世民、孙策、荀彧和张飞亦在城中聚首,共商接下来的御敌之策。
“咱们已经抵挡住敌人的数次进攻,城中的兵力损耗大家也有目共睹,所剩完全战斗力,不足三千人,不过曹军也被咱们打得损伤惨重,而且伤亡人数远在我们之上,但其兵力仍然远胜于咱们,咱们接下来还有很艰苦的战役需要打,到底接下来该如何打,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意见。”李世民道。
荀彧出列道:“陛下,敌人屡次攻城失利,臣料想他们定会重新调整战力部署,将主要兵力从威武门挪开,转向其他城门,所以咱们必须设置联防机制,及时通报消息,了解敌情,及时部署。”
“他们接下来会重点攻打哪个城门呢?”张飞胳膊和头上都缠着好多纱布,但其仍然奋战在一线。
李世民望着舆图,最后将手落在庐州城北侧拱辰门上。
“一定是这里!”李世民道。
孙策:“拱辰门?”
“对!程昱和张辽之前都曾驻守庐州城,他们非常清楚庐州城各个城门的构造和情况,北侧拱辰门只有一个城门,城墙相对薄弱,而且咱们的兵力部署也不多,所以他们接下来定然会将重兵放在这里,并想以此为突破口,攻入城池,夺取庐州城。”
李世民分析完,众人赞成地点点头。
“今夜,我亲自率军驻守拱辰门,伯符兄,你也与我一同驻守拱辰门。”
“好!”孙策当即应允。
“张飞!”
“末将在。”张飞应声出列。
李世民吩咐道:“你率军驻守西门。”
“末将遵命。”
荀彧率兵驻守德胜门和南薰门,廖凯、陈宏负责率军驻守威武门和时雍门。
分拨停当后,各自率军前往。
由于兵力不足,城中百姓亦未能全心归附,所以许多带伤的士兵仍然坚持作战。
庐州城的百姓看到这一幕,不禁被汉军的英勇无畏所震撼。
这样一支不怕死,不惧敌,有胆识还爱民的队伍,怎么可能是曹操口中的无德之师呢?
是日夜里,寒风骤起,刮得城楼上的旌旗猎猎作响,夜空晦暗,只有点点星光,看不清十米开外的任何东西,只有火把照明的地方,才撕破一小块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