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第144章许攸吓邓芝一跳
沮授亦站出来谏言:“主公,据斥候来报,曹操将重兵屯于官渡,许都兵力部署有限,而且其本人亦不在许都坐镇,此时正是进攻许都的大好时机,如若成功,必定会给曹军造成重创和恐慌。”
“拿下白马,径取许都虽有胜算,但太过冒险,其一,曹操擅长用兵,岂会不设重兵驻扎许都;其二,我方孤军深入,若无后援,很容易陷入绝境。咱们兵力雄厚,无需棋走险着,还是稳扎稳打,依次向南推进为上策。”袁绍否决了许攸和沮授径取许都的建议。
许攸不甘心地道:“主公,曹操撤出白马城,要的就是咱们跟他正面对抗,因为这样他能寻机进攻,如果您继续向西追击曹军,岂不是掉入其故意设好的圈套?”
“大胆?!”袁绍生气地拍桌子道,许攸此话明显指着袁绍鼻子骂没脑子,被曹操吊着走。
“曹操惧怕我军,仓皇逃窜,丢弃白马城,军心尽失,不趁此时追击敌人,更待何时?!你休要再言!”
袁绍依然坚持打一城进一步,逐渐向南吞噬曹操的地盘。
现在曹操主动放弃白马城,他们也就打开了渡过黄河的缺口,黄河这个天险将不复对他们造成威胁。
以白马城为南岸据点,他们可以继续攻打延津等城池。
延津守军不足五千,他几十万军队还对付不了几千兵马?
那岂不是笑话!
只要将黄河南岸这些曹军渡口全部拿下,那么他们就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接着进军官渡,再拿下官渡,曹军退无可退,最后即可彻底击败曹军。
总而言之,袁绍觉得自己兵力足够多,哪怕围攻都能将曹军消灭。
此时郭图已经赶回黎阳,进到大厅之中准备请罪,“郭图见过主公。”
“公则,你和淳于琼率军前往延津对岸,前方情况如何?”袁绍问道。
听完袁绍语气,郭图内心松了一口气。
看来主公不会追责他分兵前往延津,害死颜良的责任。
这也多亏了曹操主动放弃白马城,让主公觉得虽然有所失但亦有所得。
打仗就意味着要死人,袁绍平定北方四州,也死了许多将士,早就司空见惯。
只不过颜良的死,会让他更加心痛。
“回主公,我和淳于琼听闻曹军主力意欲从延津偷袭我军后方,于是率军急驰而去,赶到以后,发现曹军的确蠢蠢欲动,但他们看到咱们大军,立马退回延津城堡,只守不出,放弃偷袭我军后方。”郭图尽量往自己身上揽功,同时将责任撇给报信的斥候。
倘若不是斥候情报有误,说什么曹军主力正欲从延津横渡黄河,偷袭他们后方,他又如何会率军离开白马城?!
这个逻辑亦找不出破绽,不过要他们谋士干什么?不就是分析敌人的真正意图。
袁绍听后点点头,“郭大人数日奔波辛苦了!”
“能够替主公分忧效劳,是郭某的福分,就算有朝一日,战死沙场,郭某亦死而无憾!”郭图道。
袁绍听后非常受用,一旁的许攸和沮授不禁撇撇嘴,满脸不屑。
郭图在跟袁绍汇报战况讨论决策的过程中,也在观察周围诸多将士的神态。
当他看到许攸和沮授之时,发现其二人皆毫不掩饰地对自己的鄙夷之态,内心颇感不悦。
待许攸沮授离开后,自然会趁机谗言。
“刚刚许攸和沮授皆建议我直取许都,公则觉得此计如何?”袁绍询问郭图道。
郭图一听这是沮授和许攸的计谋,想都不想,当即否决,“主公,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主公现在兵力强盛,以压倒性优势领先曹操,咱们完全可以强攻曹军,依次拿下豫州各做城池,何必孤军深入敌人腹地,棋走险着呢,万一遇到敌人伏兵,可是会有全军覆没风险呀!”
袁绍听完后,乐呵呵地笑了,“还是公则更懂得分析敌我形势,我看许攸和沮授只不过徒有虚名罢了。”
许攸、沮授从前厅走出,许攸忍不住怒骂道:“竖子、佞臣,完全不可理喻!你说咱们两个的提议多好,如若偷袭许都成功,将会直接决定战局,提早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可他偏偏不听,接下来肯定跟郭图商议如何追击曹军。”
沮授眉头紧锁,虽有怨言,但他表现得很平淡,“主公只是暂时被蒙蔽,早晚有一天,他会意识到谁才是真正替他筹谋且没有私心。”
许攸:“我看他就是被之前的胜利蒙蔽了心智,认为能够统一冀、青、幽、并四州,皆是靠他【四世三公】的家世,还有他‘聪明绝顶’的脑子!跟咱们没有多大关系!殊不知,都是咱们帮其谋划,如若不然,他哪能有今天的势力!虽然他现在占据的地盘够大,拥有四州之地,但是这四州多年征战攻伐,民生凋敝,根本不适合继续折腾。”
“这些情况,你我皆知,但现在主公已经屯兵黎阳,箭在弦上,且双方业已交锋,再说这些也徒劳无用,咱们只能多替主公谋划,尽量减少伤亡,早日平定曹操。”沮授略带无奈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