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年方十四岁,有人辱骂其师,夏侯淳当即将羞辱自己老师者斩杀。
后来随曹军出征作战,多立战功,分到的金银财宝无数,他尽皆分散给自己的下属,直到他死,家里亦无余财。
纵然‘拔矢啖睛’乃《三国演义》里的虚构情节,至今并无真正相关史料记载,证明其有此种行为,但夏侯淳武艺高强,作战英勇无畏,品德高尚,却是被史学家陈寿写进《三国志》中,且不吝溢美之词。
‘淳虽在军旅,亲迎师受业。性清俭,有余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于官,不治产业。’【注1】
虽短短两句评语,却精准概括出其是集高超武艺和良好人品于一身的武将。
周瑜率领大军进入曹军视线,夏侯淳的一只眼睛蒙着布,但他看得清楚,汉军经过之处,烟尘蔽日,旌旗招展,气势雄大。
“吩咐下去,让大家做好准备,待他们经过山脚之时,听我号令,一起往山下射箭!”夏侯淳吩咐道。
“是!”
夏侯淳一直紧张地盼着周瑜能够率军进入他的埋伏圈,眼看周瑜就要进入自己设伏的圈子,周瑜却陡然兵分两路,朝着两边山林上爬去。
“他们不继续行军,干嘛躲到山林里去?”旁边的副将好奇地问道。
夏侯淳皱了皱眉,眼睛里皆是掩饰不住的失望。
“还能因为什么?肯定是咱们的人暴露了,敌人已经知道此处有埋伏,所以藏到对面山林草木中,与咱们展开拉锯战。”夏侯淳虽然很生气,但却冷静地分析道。
“那他们不准备去救南阳郡了吗?”
夏侯淳用看傻子的眼神瞥了一眼身旁的副将,“自己都快活不成了,还怎么救?!”
“将军英明!”
夏侯淳:“传我命令,待在原地不要轻举妄动,摸清敌人实后,再伺机进攻。”
“是!”
周瑜让军队隐藏完毕后,便让相关士兵不停地敲打战鼓,包括主鼓、副鼓等。
夏侯淳认真听对面的鼓声,发现声音浑厚庞大,颇有千军万马的架势,赶紧吩咐战士们道:“大家提高警惕,敌人擂鼓,可能准备进攻,大家一定时刻做好作战的准备,免得仓皇失措。”
“这么多鼓,恐怕敌人不止有一万军马,咱们定要多加小心,接下来要以防守为主,免得落入敌人圈套。”夏侯淳吩咐将士们道。
频繁的鼓声震慑住了曹军,让其不敢轻易进攻,到了晚上,周瑜就让战士们多点火把,四处灯火通明,照得山林上方恍若白昼,让对面曹军看了,更加胆寒。
周瑜知道如此【疑兵计】虽能短期内迷惑住夏侯淳,但长期定会被彼知晓,必须得想其他办法。
周瑜认真观察曹军军营以及周围地势,思考攻破曹军对策。
这一日,他在山岗上看到数日击鼓明灯已经让曹军神经崩溃,面露困乏之色,周瑜立马想到一个方法。
他把将士分成三组,每逢击鼓,轮流进攻曹军营寨。
但每次只是到了山脚就撤回来,目的就是让敌军困乏,同时麻痹对方。
“将军,敌人出兵了!”
看到汉军伴随着鼓声,挥舞着兵器,扛着军旗,朝着自己军营打了过来,夏侯淳当即站了起来,号召士兵们道:“弟兄们,给我冲啊!”
当夏侯淳刚率领着士兵往下冲的时候,汉军又全部折返了回去。
看到敌人退去,副将询问夏侯淳道:“将军,敌人退了,咱们要不要继续进攻?”
夏侯淳观察了一番,“不打而退,必然有诈,让战士们先回去。”
“是!”
夏侯淳回到山上,刚坐下休想了几分钟,又听到对面鼓声雷动,汉军大声叫喊着朝自己营地攻来。
夏侯淳再次提起兵器,率领手下抵抗,“弟兄们,跟我冲啊!!”
可是刚冲到一半,汉军故技重施,再次折返回去。
被汉军如此戏耍,曹军蓦地生出许多怒火来,“要打就打!刚出门就退回去,这到底是打还是不打?!”
“汉军这是整什么幺蛾子?”
“这是敌人的疑兵计,目的就是让咱们疲于出征、麻痹大意。大家回到山上,听我命令再行进攻。”夏侯淳淡定地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