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123章孙策病情好转
“不知陛下所谓何意?还望明示。”华佗听闻刚刚李世民说话语气,仿佛知道自己会因直言不讳而遭难丧命一般。
事关生死,就连神医华佗也想问仔细,同时做好应对之策。
要不然刚刚李世民的话虽意有所指,却讲得含糊其辞。
他每年给人看病无数,如何能精准猜到是谁想要谋害自己?
李世民颇感为难,因为他总不能将实情告之,于是略带沉吟,便更准确地描述。
“刚刚我见您为了给孙二哥治病,故意出言相气,就猜到您对待病患无论天子还是平民,全部一视同仁,可未知真相之前,我的几位兄弟都对你心生不满,他们生性豪爽尚且如此,遑论世间心胸狭窄和多疑之人呢,说不准不待真相大白,就会将您置于死地!”
华佗听后点点头,深感李世民所言在理。
不过世间心胸狭窄和多疑之人甚多,他还是无法区分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想要置自己于死地?
李世民看到华佗仍面带疑惑,便继续补充道:“普通人就算心有不满亦不能加害于您,但是独霸一方的诸侯则不同,他们掌握生杀大权,普通人的生死于他们而言,亦不过一句话而已。像华神医名满天下,想必会有许多诸侯延请你治病,在给他们治病之时,定要万分小心,比如曹操生性多疑,有时梦中杀人,在他邀请您之时,有些话定要三思,若让对方起疑能不讲则不讲。”
听到这里,华佗算是彻底明白李世民所指何人何事,但他觉得曹操此人雄霸一方,颇有大略,应该不会小气至此,不过有了李世民提醒,他心中也会有所防备,“多谢陛下悉心指点,我平日专心医学,对于政治斗争颇感愚钝,今日一听恍然大悟,日后如若遇到,定会多加小心。”
“如果华神医哪天游学行医累了,不妨到我这里来,太医署永远替你敞开大门,而且著书立说,造福更多百姓和后人未尝不是一件功德。”
李世民很清楚像华佗他们这种学术高超的神医并不贪慕在乎权力地位荣华,也不屑太医署职位,大唐孙思邈亦曾多次拒绝朝廷诏命,但是听从诏命。
华佗跟孙思邈一样,他们不想掺和政治,只想当一个纯粹的医者。
孙思邈留下《千金方》一书造福后世,但华佗却因死得仓促冤枉,所著书籍未能流传,颇为遗憾。
“多谢陛下厚意,不过草民早就习惯散漫游荡,并不适应拘谨生活,倘若日后如有需要,随时召见华佗,我自会及时赶来!”华佗拒绝了李世民的邀请,不过也在李世民预料之中,李世民派燕宁将华佗护送至安全地带。
根据华佗的药方煮了药给孙策喝,只喝了两服,孙策的面庞便有了血色,过了两日,人就醒了过来。
得知孙策醒来,李世民、张飞等人赶紧过来看望。
“伯符兄,你终于醒了!”
“看来那个华佗真是名不虚传,孙将军躺了多日,吃了那么多汤药,不但没有好转,还境况愈下,但是喝了华佗的药后,才两日人就醒了过来!”张飞在一旁忍不住叹道,对华佗佩服之情溢于言表。
“孙将军没事了,太好了!!”
大家都因为孙策转危为安而感到高兴。
孙策虽然昏迷不醒,口不能言,但是这几日身旁发生的事情,他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他知道在这段日子里,李世民他们为了自己费心费力,还延请了当世名医华佗前来给自己诊治,内心颇为感动。
“让大家替我担忧了!”孙策道。
李世民:“伯符兄,客气了,华神医说了,你现在身体虽有好转,但要想彻底根除,必须放下心结,所以这些日子你就安心继续养病,待城破之日,你再跟我们一块进攻!”
“弟兄们在外面出生入死,我自己留在营帐内休养生息,这不太好吧。”孙策道。
李世民:“没有,你留在帐内就是大功一件。”
“孙将军,我们正准备给张辽他们演一出好戏,距离庐州城破,你报杀父之仇,时日不会太远。”张飞在一旁跟孙策道。
孙策听后便来了兴致,聪明如他,很快明白大家伙正在密谋一件攻城大计。
“好!那我就继续在帐内装病,待攻城之日,我定要亲自持枪在前,斩杀黄祖,削掉他的头颅,替我父亲祭奠!”孙策心想这次一定要砍掉人头才能放心。
庐州城内,午时两刻。
张辽正在跟程昱、黄祖等人商量军务。
“距离咱们给魏王求援,时间已经过去数月,按理说,援军早该到了,为何一直没有音信?”程昱好奇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