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118章周瑜赵子龙兵分两路……
李世民收到黄忠来信,看完战报,忍不住开心地赞道:“老将黄忠,名不虚传,竟然力克于禁,大挫曹军锐气!彻底粉碎曹军想要急切攻下南阳郡,拿下荆州腹地,牵制咱们北伐的妄想!!”
“于禁一向治军严谨,作战英勇,但是此战的确太过冒失轻敌,莫非是不甘位居司马懿之下,想要急切立功所致?”荀彧作为曹操的早期白月光谋臣,对于他身边这些将领的秉性和能力颇为了解,尤其是于禁,两人共事多年,荀彧知道于禁向来稳重,想不到他竟然也会犯这样的错误。
李世民能够理解于禁的心情,“司马懿现在了无寸功,却被曹操封大将军,掌管帅印,于禁战功赫赫,资历甚老,却只充当先锋官,除非圣人,任凭谁遭到这种待遇内心都会忿忿不平。”
“既然他们主将副将不和,对于咱们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咱们可以趁此大做文章。”荀攸在一旁补充道。
荀彧:“没有这么简单,经过此败,于禁的气焰定会有所收敛,曹军士气被挫,司马懿亦会想办法起死回生,接下来的南阳郡才着实让人担忧。”
“算算日子,子龙和公瑾也应该快到了吧。”李世民道。
李世民了解司马懿,这一战绝对不是出自他之手,但是他作为主帅,却视而不见,任凭于禁损兵折将,唯一能够解释得通的便是他故意让于禁输这么惨。
战争的威胁有时候不仅来源于外部,还来源于内部。
纵然大敌当前,有些将领为了保存实力,故意见死不救;还有的将领故意让死对头去当炮灰,枉送许多自己人性命......
作为一个君王或者主公,必须得平衡好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不能让任何一方觉得受到不公不平对待,亦不能让两个死对头一起上战场,防止其中一人借机报复,陷害忠良。
于禁率领残兵败将返回到曹军营寨,低头不语,满面羞愧。
出征之前,他曾在众将士面前撂下狠话,定要让司马懿这个后生看看,他们这些资历老将是如何攻城拔寨。
结果,城没攻破,寨没打下,自己差点成为老将黄忠【赤血刀】之下亡魂,还白白损失那么多兄弟。
倘若不是司马懿派兵前往搭救,他们很可能全军覆没。
“于将军,刚刚一战你们这个样打得还可真不赖呀!所率将士几乎折损大半!着实让我们大开眼界。”司马朗故意阴阳怪气地道。
于禁无言以对,纵横半生,从未尝过如此败仗。
这一次真是在两个后生小辈面前丢了大脸。
“大哥,于将军和咱们同是替大魏征战,虽然第一仗败了,但勇气可嘉,岂能如此对于将军无礼?”司马懿站出来斥责司马朗道。
于禁看到司马懿,不敢擡头直视,“多谢司马将军不计前嫌,派兵营救。”
“于将军哪里的话,同朝为官,忌讳的就是彼此嫉妒陷害,互相搭救本是理所应当,而且胜败乃兵家常事,于将军切勿往心里去,我相信你的能力,将来定会再立战功。”司马懿宽慰于禁道。
“多谢司马将军宽慰!”
于禁回到营中,身边的副将都替其谋不平。
“将军,刚刚倘若司马将军早点出兵接应,咱们也不至于损失这么多。”
“他们在远处高岗上,战况如何,肯定比咱们在场上拼杀的将士们看得清楚,却一直拖到最后才搭救,他们这是故意消耗咱们的实力,居心叵测。”
“这个司马懿,看着年纪轻轻,想不到心思城府可真够深沉的,刚刚还装出一副大度相容的样子,两兄弟一个黑脸一个白脸,一唱一和,着实恶心。”
......
于禁擡手制止道:“行了,都别讲了。这事主要怪我大意轻敌,太过张狂所致,倘若战前不说那些话,想必也不会造成这样的结果。你们日后定要以此为鉴,莫要跟我犯同样的错误。”
于禁知道司马懿虽然城府深,但还没有到狠绝的程度,如若不然,自己就不会损兵折将过半,可能性命不保,功名尽毁。
这一战也让他认识到,作为将领切莫轻敌,更不能瞧老将不起。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有些将领就算上了年纪,仍然能挥刀自如,战力雄厚,黄忠就是如此。
“仲达,今日一战,南阳城里的汉军士气大增,反而咱们士气低落,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司马朗询问司马懿道。
司马懿认真查看舆图,一脸云淡风轻,完全没把于禁的失败放在眼里。
“虽然首战失利,但对咱们而言,未尝没有收获。首先咱们清楚了南阳城将士的战斗力,也清楚了老将黄忠的实力,于禁也因此吸取教训,接下来自然会更加谨慎,更加卖力地打仗,一雪前耻......”司马懿跟自己哥哥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