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争吵不休,荀彧跟李世民道:“陛下,请您尽快定夺!”
“北上攻打曹操,一统天下,势在必行,但是荆州百姓亦不能不管,现如今江夏黄祖已投降曹操,与之毗邻的南阳乃诸葛丞相老家,如若南阳和江夏皆被司马懿攻占,那么将会对我等形成包围之势。子龙、公瑾,我抽调一万人马给你们,你们二人即刻启程赶往相助。其余人等继续留在庐州,与我一并尽快攻克庐州城。”
听完李世民的话,周瑜、荀攸不再争论,因为李世民这个决定既没有放弃荆州,也没有放弃北伐。
“陛下,到了荆州,还有城内兵马可以调用,我们只需带五千军马即可,而且北伐攻城难度更甚。”赵子龙提议道。
周瑜:“子龙所言极对,陛下,您应该多带一些军马。”
李世民看到赵子龙和周瑜执意坚持,便同意道:“好!但是你们一路之上定要多加小心,司马懿诡计多端,很可能会在你们前往的路途两旁设伏,而且这一路之上,多是高山丛林,正值盛夏,枝叶繁茂,如若敌人埋伏很难被发现。”
“谨遵陛下教诲。”
赵子龙和周瑜不敢耽搁,领了兵马即刻启程,赶往荆州南阳郡。
司马懿料定他们定会派军支援,所以便在南阳郡附近设下埋伏。
正如李世民所料,司马懿攻打的荆州重镇正是南阳郡。
“南阳郡守将现在是谁?”司马懿询问道。
“根据斥候来报,南阳郡守将是一位老将,姓黄,字汉中,名叫黄忠。”
司马懿继续问道:“老将?到底有多老?”
“已年过五旬,接近花甲。”
“荆州这是无人可用了吗?竟然派一老头来守城!!”于禁鄙夷地道,心想如果南阳郡守将皆是一些老弱之士,那么此城岂不是唾手可得。
立功心切的他,当即就决定身先士卒打头阵,拿下南阳郡。
司马懿并未如于禁这般轻佻,而是郑重地道,“南阳郡既与咱们大魏相接,他们不可能不知道此城地理位置之重要,自然会派一能将在此驻守,此人年纪虽长,想必定有过人之处,不容小觑。”
“司马将军,你何必长别人志气灭咱自己威风呢?无论多厉害,都快入土为安的人了,还能有多厉害?都说你们年轻气盛,我怎么看你年纪轻轻就一副老气横秋的,还没我这个年近四十的长者有朝气?”于禁暗讽司马懿胆小怕事。
司马懿岂会听不出于禁明里暗里的讽刺,亦直言不讳道:“兵家大事岂能儿戏,更不能意气用事,你我同为魏王效力,没必要各怀心思,我只是坦白相告而已。”
“我亦只是坦白相告,司马懿,我告诉你,我打仗这么多年,经验不比你丰富?但凡能打的武将要么就像孙坚、孙策十七八出头,或者如我这般正值壮年,但是年过五旬,仍然能上阵打仗的,我从来没有见过。”于禁信心满满地道。
司马懿见于禁言语骄傲,完全听不尽自己言语,便不再多言。
话不投机半句多,两个人不在一个频道上,推心置腹再多都会被其当成耳边风。
“你没见过可不代表这个世上就没有。”司马懿大哥司马朗在一旁看不惯,便出言替自己弟弟反驳。
于禁转头怒斥司马朗:“你算什么东西,凭什么在这里教训我?”
司马朗想要继续与于禁理论,司马懿拦住,他清楚小不忍则乱大谋,现在攻城在即,他们不宜内部再起矛盾。
“既然于大将军如此自信,这攻打南阳郡头阵,您觉得该有谁领兵出军合适?”司马懿道。
于禁当即说道:“你们不是不服我吗?这头一阵就让我率军前往,给你们打个样,也给咱们的士兵提提士气!为接下来的南下做好准备。”
司马懿就等于禁这句话,“于将军果然英勇,我等定会在外围认真观摩,悉心学习。”
于禁看到司马懿对自己如此‘敬服’,心中甚是满意。
心想待会他一定要大破黄忠,让司马懿这些后辈见识见识自己的厉害。
待于禁离开后,司马朗跟司马懿道:“于禁这厮太过傲慢,刚刚对你如此无礼,为何不让我继续与之回怼,你才是领兵大将军,他只是一个先锋,咱们干嘛受他的鸟气!!”
司马懿微微冷笑,神情淡漠,“大哥莫气,我料定这个黄忠不是普通人,就算于禁英勇盖世,未必就是他的对手,到时候他败下阵来,现在多嚣张,到时候就会多狼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