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3章 33 成功的改造(2 / 2)

易隽:

“大量事情交给机器做之后,就业率怎么样?”

帝悦:

“就业率?”

“挺好的吧。”

“具体数据我也不清楚,但反正近几年没听谁忧心这个。”

“哦,对,以前我世界也有人担心全面自动化后会导致大量人失业,进而造成社会不稳定。”

“但真发展到这一步后,大家发现,自动化、智能化带来的是工作更轻松,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玩耍的过程中,很多人产生了更多需求。”

“为满足这些需求,又产生了新的工作岗位、制造出新的机器。”

“可能有一些工作岗位的寿命比较短,只几年,甚至只几个月,但一些工作岗位没了后,又会再出现新的。”

“想找工作的人总能找得到。”

“即使一时找不到自己愿意做的,只要有少量存款就能保证颇长一段时间衣食无忧。”

“毕竟基础的生存物资价格非常便宜。”

“如果连生存物资那点钱都没有了,那也肯定不会再有闲心对工作挑三拣四。”

“完全不挑的话,怎么着也能找到些临时工做。”

“比如最常见的送货上门这事,一般是机器人的工作,但也有不少人送礼物时,更希望由活人配送。”

“他们认为这样会显得更有诚意,或更浪漫。”

“还有很多店新开业或有什么庆祝活动时,也喜欢雇活人捧场。”

“这些都是几乎天天有的临时工作,真要缺吃饭的钱了,在招聘软件上蹲守肯定能蹲到。”

帝悦的网店是从帝悦开小超市以来就一直有的。

网购服务也一直存在。

这也是帝悦世界很多实体店的经营模式:线下与线上配合。

不过因为相比于专职网店没有价格优势,所以帝悦的小超市主要还是做线下生意。

主打的是“满足临时需要,方便顺路买走,可现场挑选”。

网店主要是向老顾客们展示店内在卖哪些东西、有没有上新、部分东西在搞促销活动等。

毕竟除了熟客外,也没人会去看一个小超市的网店。

现在,帝悦将店面这么一改动,现场买和网上下单的感觉更加趋近。

主要是“现场挑选”的感觉淡了一些。

好在淡得不多。

虽然每次下单后机器只送来一件、不再能直接从一堆里挑,但如果对送到面前来的那件不满意,可以当场退掉、再换一件。

即使更换多次也费不了太多时间。

还是比远程网购退换货快捷很多。

关键是“满足临时需要”“顺路买走”这些卖点依然稳定。

所以街坊邻居们虽然略提了几句“不太习惯”之类的,但帝悦的日常收益不降反增。

帝悦在聊天群里惊讶:

“怎么收益还增加了?”

“我以为新模式运营的头一个月收益会下降的。”

“本来还在考虑要不要搞点活动。”

易隽:

“你问我们?”

桑未:

“你可以在你的顾客群里做个问卷调查。”

帝悦:

“还是别了。”

“已经有好几个老邻居对我爸妈吐槽我‘很能折腾’。”

不方便直接询问,帝悦只好指望自己的观察力。

然后她发现:

“应该是因为每一个顾客在我店内停留的时间缩短了。”

“因为我店面积小,以前当我店内有三五个顾客时,其他人在外面一看就会觉得挤、还嫌弃结账得排队,就会走掉。”

“但现在,因为网上下单和现场下单的操作差不多,不少人想在我店里买东西就会选择网上下单,然后走到我店内花几秒钟看看东西情况,便拿走。”

“基本不停留,就不会再显得拥挤,也没了排队隐忧。”

“这么说来我早就该这么改造的。”

“以前觉得‘亲手现场挑选’是特色、是竞争力。”

“现在看来,这种过时的特色不赚钱呀。”

“尤其我卖的东西本来就没什么需要挑的。基本都是流水线产品,长得跟多胞胎似的。”

易隽:

“恭喜你发现了一个小小的财富密码。”

桑未:

“也恭喜我们有了一个方便避人耳目的小仓库。”

这时候,易隽对于从帝悦那里拿到的家务机器人已经使用得非常熟练。

在学习使用的过程中,易隽遇到的最大问题意外地不是教导家务机器人学会使用她家的那些“古老物品”,而是充电。

一开始时是发现充电接口不一样,家务机器人的插头插不进易隽家的插座。

后来易隽惊喜地找到了形状匹配的转换插头,让家务机器人完美地插上了。

但丝毫不充电。

易隽确认,插座没问题、转化插头没问题。

帝悦也将家务机器人拿回去确认插头没问题、电池没问题、充电系统没问题。

接着易隽和帝悦再交换了一些小电器,确定了两个世界的电是通用的,因为一些结构简单的灯泡、风扇、烧水壶等,换个世界只要能插上电源就能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