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53 | 四十二、战事(1 / 2)

53|四十二、战事

四十二战事

胡蛮十三部恨姬武入骨。

不为别的,光姬武重赏之下,无数的武人涌入草原狙杀胡部的贵族战士们,便叫他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并因全无防备而好是折损了一些未来的继承者。

这种流氓招式使得胡部的胡汗们气愤之极,以翻倍价格再开出,本以为入了秋把收成都归好,给大胤来次大招,结果没想到大胤的新帝何止流氓,简直阴狠之极,竟唆使潜入胡部的暗探武人们放火。

春夏莺飞草长,绿草连天,这美景说多美便有多美,入了秋,万物更叠草枯水寒,要多萧条便多萧条,可怕的就正是这万物枯寂之时,星火能燎了原,绝了根。

拼着一口恨,胡部大军剑指大留,打算这次拼老命也要击杀了武帝,然而两军对阵了,才发现姬武这个年轻的男人已经不是狠毒能形容,而是一种恶魔般的生物。大胤的军队,也不再像从前般软弱好欺,个个像是中了巫术,悍不怕死,便是受了重伤都硬撑着一口气扑上来,像野兽那样咬住胡部战士们的喉咙撕咬。

饶是胡人擅武好斗,都被这奋不顾身悍不怕死的前赴后继的狼一般的胤人将士们吓出了冷汗。

甫一交战,胡部便被大胤打得损失有些惨重,只能后退三十里地安营扎寨。

对策尚未商量出来,忽有战士高喊:“紧急军情!”

来报的探子浑身是血,躺在床板上双眼瞪得几乎要挣裂眼眶,好像见到恶鬼般不停的嘶声狂叫:“有兽!有兽!饿兽啊——”

狂叫了好几声,这探子猛的死命抓住最近人的手臂,力气之大,竟硬生生抠下一块铁甲留下鲜红的血痕猛的住了口后落回床板上失去了动静。

胡汗十三人面面相觑,正欲重责人前去调查,便听到外头忽然呼声大作起来,不过一息竟异常混乱。

有人前来急禀:“大汗,胤人攻来了!”

怎的可能

胡汗们大惊,又有战士来报:“报——!营地后方突然出现许多虎狼,见人即咬,十分疯狂!”

姬武挥剑,策马跃过过几个胡兵时身子突然侧倒至一边,手里长剑带起一道寒光,连惨呼都不给人机会叫出,便带起几颗头颅飞上半空。

失了头了胡人颈处血如泉高高喷出,身子好一会才如不堪重负般倒在地上。

四面八方都是大胤将士们的嘶吼声:“杀——!”

姬武再次挥剑,与自己的子民们一同嘶声呼喊出这一个单调的字眼,感受着骨子里身体里的血液在沸腾咆哮,就仿佛心里一头关了很久的猛兽终于得到了时机出来自由,姬武只觉得兴奋。

面前那些该死的胡人的惨叫都是最美的乐曲,叫他浑身滚烫,甚至这兴奋都叫自己下身都坚硬起来。

远远有几条高大的胡人身影从半空与地面合成围势袭来,当头一人使用双锤,深目高鼻,口里大吼:“狗皇帝拿命来!”

姬武翻身下马同时擡腿一踢,把战马嘶嚎着踢向此人,自己一回身,右腿一勾,勾住一个胡将刺来的长枪尖处,巧力一使翻身之时手里剑挥,把变招不及的胡将斩飞头颅,落地后右腿一踢,失了头还未倒下的尸身被大力踢向其他胡人。

这几下一气喝成,借着马与死尸拖延这一瞬间,武帝猛力一蹬跃至半空,手里剑芒吐露如龙,斩向双锤重重击在地面上引起震动地裂的胡将手腕。

“护驾!”

胤将有人大声嘶吼,胤兵如潮涌上来迎上想围杀武帝的胡人。

血与惨叫连绵不绝,阴沉的天空都叫这惨烈的厮杀染成了一片血色。

有兵士发出惨叫,被胡人砍去了手,可这兵士倒下遭到刀砍时却猛的瞪大双眼,用仅剩的一臂勾住胡人脖子,体内像是爆发了巨大的隐藏的力气,张嘴就贴着胡人的脖子一口咬下去。

血肉飞溅,胡人痛得张嘴惨叫不停,手里的刀又砍了两下,想挣脱开去。可怎么挣也没用,胤兵一边撕咬一边大口喝血吃肉,粗重的呼吸声仿佛饿了许久的野兽。最终胡人失去了力气,倒在地上,瞪大的眼里全是不敢置信与惊恐。

这兵士亦倒在地上,像是才感觉到痛,呆呆的看着天任身边人影你来我往,也不知想到甚么,嘴角忽然带了丝笑,安然而从容的闭上了眼睛。

战争是惨烈的,战况是一边倒的,胡部大汗们仅有四人冲出大帐奋力杀敌,其他九人竟然想趁乱策马逃跑。

千人的动静多少还是叫人看在眼里,忽然不知哪里有人高声猛喊:“大汗逃跑了!大汗弃了我们逃跑了!”

这一声喊如一滴水掉进了沸腾的油锅,瞬间便炸开了。

喊声越来越多,甚至有人还指出了大汗们逃跑的方向,不一时整个战线上都能听到大汗逃跑的喊声。这下本就混乱呈现颓势的胡军溃不成军,许多战士哪还有心打战转身就跑,只恨不得快些去抢匹马,好有多远跑多远。

远远的,姬武看着胡汗们逃跑的方向,火把星星点点,在黑夜里分外明显。他嘴角微微翘起来,轻笑一声:想跑,也得问过朕准不准。

大胤这边,一队铁骑扬起枯草泥块紧咬着胡汗们身后紧追上去,姬武轻道:“通知重骑。”

身后的士兵领命向后方策马,不一时,一只箭鸷冲天而起,箭一般向胡人的后方飞去。

姬武联合大胤各边城共百万大军以破竹之势不过二十余天便一举击杀胡军近六十万众,胡部败兵仅剩十万余向后方慌乱败逃,大胤的铁骑则坚定的向胡蛮草原压进。

每一处每一个大胤的士兵们带着姬武的命令:杀,杀,杀。

在姬苏与先生们请了城中孩童把守街道各处探听军情敌情步入伤营不顾身份忙前跑后为大胤贡献自己一份微薄力量时,一只箭鸷带着城中的消息飞到了鸷兵臂上。

见武帝看完消息似是心情不错,被唤来的麾下第一大将军姜诚玩笑问了一句:“陛下,可是其他边城传来好消息”

姬武重看着手里消息,并不擡眼道:“其他地方消息方才就叫你们看过,此乃大留消息。”

看完了,把纸条递过去:“朕有三子,姜将军,依你所见,哪位皇子适合太子之位”

姜诚一怔,半跪于地抱盔低头道:“陛下,三位皇子皆乃人中龙凤,臣一介粗鲁武夫,岂敢妄议。”

姬武擡着递纸条的手臂纹丝不动:“朕恕汝无罪,姜大将军且看看。”

陛下这是打算做甚

姜诚年三十五,十余岁便与父卫边戍关,姜家满门忠烈却并不迂腐,自从姬武还是皇子敢自荐上门,一番商谈下来,姜家上下便对姬武表了忠心,姜家的百年兴旺已经破釜沉舟全数唯系于姬武,姬武也确实不负自己当年的狂妄承诺,一举夺取帝位。

这是个野心看不到边际,心智极高的可怕的年轻人。

姜诚尤记得祖父对姬武的评价,也记得祖父对阖家上下的警言:既然选择追随姬武,便不能在他生前生出半点二心,姜家也不要参与皇子争纷,拥皇便是最最正确明哲之路。

可眼下,武帝给自己出了个天大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