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你想学,我自然倾囊相授。”他从医箱里取出几根银针,递给圈妹儿。
“来,今天我们再复习一下眼部穴位的定位和针法。”
接下来的几天,圈妹儿废寝忘食地学习着,周大庆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毕生所学传授给她。
他不仅详细讲解穴位和针法,还让圈妹儿在自己身上练习,并手把手地纠正她的手法和力道。
“下针的时候要注意角度和力度,太浅了达不到效果,太深了又容易伤到经脉……”
周大庆一边指导,一边用自己的身体感受着圈妹儿施针的力度和准确度。
“嗯,这里的手法还需要再柔和一些……”
在周大庆的悉心指导下,圈妹儿的针灸技术突飞猛进,她对各种穴位和针法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她感觉自己就像一块海绵,贪婪地吸收着知识的雨露,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
三天后,国家派出的专业救援部队抵达灾区,接替了民间救援队的任务。
临行前,刘镇长将一份收货单递给小霞,上面写着来自海外的两万顶帐篷的捐赠信息,收货人是花云村吴小霞,寄货人则是小顺子。
诧异一阵之后,小霞明白了。
“那个野小子弟弟,居然还记得我的老家!”
小霞看着收货单上的信息,一边签收,一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她知道,遍地狼藉的灾区,正迫切需要这些帐篷,小顺子真是帮了大忙了。
原来,小顺子在电视上看见了小霞,知道了花云村的确切地址,连夜购置帐篷,寄了过来。
石鼓寺安置的灾民只需要两千顶帐篷,剩下的帐篷对于刘镇长来说就像宝贝一样珍贵,他立刻安排人手将这些帐篷送往其他灾民安置点。
有了这些帐篷,流离失所的灾民们,终于有了一个遮风挡雨的临时住所。
听说圈妹儿、小霞、马满圈、李改灯、小黑、王三,他们一行六人要离开石鼓寺,前往黄河湾,灾民们自发地聚集在寺庙门口,前来送行。
人群中,有拄着拐杖的老人,有抱着孩子的妇女,还有孩子们,他们都怀着感激的心情,想要送别这几位在危难时刻给予他们帮助的恩人。
大家挥舞着手臂,眼中满是不舍,有的甚至默默地流下了眼泪,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小黑和王三开着卡车,李改灯开着轿车,车上坐着小霞、圈妹儿和马满圈。
告别乡亲们后,两辆车一前一后,驶离了满目疮痍的灾区,朝着黄河湾的方向驶去。
车轮卷起尘土,仿佛带走了灾区的悲伤,也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回望逐渐远去的灾区,六个人心中五味杂陈。
途中休息时,李改灯率先提议:
“以后每年我们都去女娲娘娘庙烧香吧,祈求娘娘保佑,再也不要发生这样的灾难了!也让想生孩子的如愿以偿!”
其他人都默默地点了点头。
这个提议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泛起涟漪。
他们仿佛看到在未来的岁月中,每年都会有一个固定的日子,他们六人会再次聚首,共同前往女娲娘娘庙。
他们不仅是为了祈福,更是为了铭记这段共同经历的患难与共的时光。也为了祈祷未来能多子多福,人丁兴旺。
毕竟,没了人,这个世界就不称其为世界了。
香火延续,生生不息,才是这片土地永恒的希望。
这份承诺,如同扎根在心底的种子,在未来的每一年中,都会生根发芽,开出缅怀和希望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