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14章 扩充(2 / 2)

高晋笑了。他想起三天前阿依在视频里的模样:穿着洪兴的红衬衫,站在榴莲园里,身后是举着榴莲笑成一团的村民。\"陈总,\"他说,\"阿依说,现在村里的孩子都不叫她'阿依老师'了,叫她'榴莲阿姨'。\"

入秋的夜晚,陈耀坐在橡胶园的观测塔上。下方的果园里,工人们正给榴莲套袋,火把的光映得树影摇曳。阿积的声音从耳麦里传来:\"陈叔,东边的佤邦部落送来了山鸡,说要和我们合作养生态鸡。\"

\"好。\"陈耀摸出兜里的翡翠平安扣,对着月光。这是陈然留下的,此刻正泛着温润的光。他想起在印尼的华校,孩子们举着\"陈爷爷\"的画像;在新加坡的写字楼,白领们捧着\"洪兴新家园\"的规划图;在缅甸的雨林里,村民们用榴莲换学费,用山竹换药费。

\"阿积,\"他说,\"让各村的代表明天来洪兴城。\"他指了指山下的灯火,\"告诉他们,洪兴的地,以后只种三种东西:果树、希望,还有——\"

\"还有什么?\"

\"还有根。\"陈耀笑了,\"扎在土里的根,长在人心里的根。\"

风从山谷里吹过来,带着榴莲的甜香。观测塔下,几个村民举着火把走过,火光映着他们脸上的笑纹。远处,港岛方向的货轮鸣笛,船头飘着的洪兴红绸,在夜色里像团永不熄灭的火。

而在千里之外的新加坡,洪兴集团的新总部大楼正在封顶。苏晓芸站在落地窗前,望着楼下的车水马龙,手机突然震动——是陈耀发来的照片:南边村的孩子们举着榴莲,脸上沾着果汁,背后是\"洪兴无毒果园\"的木牌。

\"然哥,\"她轻声说,\"你看,我们的家,又大了。\"

陈耀(陈然)放下望远镜,望着满园的星光。他知道,真正的\"扩充地盘\",从来不是占领多少土地,而是让更多人在这里扎根,在这里笑,在这里把日子过成诗。而这,就是洪兴最锋利的\"武器\"——不是枪,不是钱,是人心。

晨雾漫过果园时,阿积带着村民们来摘榴莲。小姑娘举着最大的那个,跑向陈耀:\"陈爷爷,这个最甜!\"

陈耀接过榴莲,果肉的甜香混着晨露的清新,在鼻尖散开。他望着阿积、阿依、高晋,望着所有在果园里忙碌的身影,突然觉得,所谓\"新生\",不过是——

有人种下希望,有人守护希望,有人把希望,酿成了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