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无数官兵,李逵眼中闪烁着嗜血的光芒,趁对方尚未投降,他决定放手一搏。
关胜骑着枣红马,身旁有宣赞、郝思文相助,与李逵协同攻打洳州兵马。
他手中的青龙刀寒光逼人,每一次出手,必见血光,从无对手能够抵挡。
李逵一心向前冲锋,哪里敌人密集就往哪里冲去。
关胜锁定马万里,率军直冲,青龙刀高举,寒光一闪,马万里即刻毙命。
林冲所部骑兵击溃邓州、嵩州的敌军,睢州与郑州守军本就士气低迷,遭遇梁山骑兵全力冲击后迅速溃散。
两地守将战死,目睹林冲的勇猛,再无斗志。
飞虎大将毕胜见状迎战,勉强稳住了阵脚。
梁山前军攻势稍缓,高俅刚松口气,左右两翼随即压上,打得唐州、洳州的敌军四处逃窜。
方杰策马迎敌,与毕胜交锋十余回合,最终一戟将其挑落下马。
“高俅奸贼,纳命来!”震**吼划破战场,高俅抬头看见林冲杀来,脸色苍白,本能地想要逃离。
贾居信见梁山骑兵突破防线,急忙劝高俅撤往后军。
高俅听闻此言,正中下怀,拨马疾逃。
林冲怒斥高俅的怯懦,奋力追击,但被阻拦的官兵拖延了速度,高俅得以继续逃逸。
眼看局势失控,徐悟锋**亲卫军和残余兵力,发起最后的反击。
梁山发展至今,已无需徐悟锋亲自冲锋陷阵。
然而,眼下的高俅溃败,官军的无能,让他一时技痒难耐。
陈兴、陈盛兄弟,加上扈三娘、庞秋霞,急忙守护在徐悟锋身旁,一同向朝廷大军发起冲击。
一名指挥使在逃跑途中,看见徐悟锋的帅旗,又注意到他身上的奢华装备,立刻意识到对方身份非凡。
此人顿时兴奋起来,认为有机可乘,不由自主地调转马头,持枪直刺徐悟锋。
“来得好!”
徐悟锋大笑一声,双臂发力,虎头枪猛然劈出,“喀嚓”一声,将长枪击为两截,那指挥使也如断线风筝般倒飞出去。
高俅刚逃至后军,回头一看,发现中军已然崩溃。
梁山兵马在徐悟锋带领下,直接朝后军攻来。
许州都监李明想立功,看到徐悟锋的帅旗后,策马冲了过来。
“当——”
一声刺耳声响传来,李明的钢枪被徐悟锋击开,紧接着又是一枪,将身披铠甲的李明刺穿胸口。
目睹梁山兵马的勇猛,高俅彻底丧失斗志,拨马迅速撤退。
开什么玩笑,别人落入梁山之手,或许通过哀求还能保命,但高俅绝不可能如此幸运。
仅凭他与林冲之间的恩怨,徐悟锋若不取他性命,堪称亘古未有的奇迹。
若非他那个干儿子惹出麻烦,林冲、鲁智深也不会被迫上山。
历次征讨梁山,高俅均参与其中。
不说林冲、鲁智深,徐悟锋难道不会对他心生怨恨?
高俅深知自身处境堪忧,落到梁山手里,即便被一刀处死,也算是一种解脱。
未曾想徐悟锋、林冲等人落草后,毫无回返之意,之前招安的赵鼎等人,徐悟锋说扣押就扣押,梁世杰更是被斩杀得干净利落,根本不将朝廷放在眼中。
大名府想打就打,相州随意掠夺,昼锦堂随意焚毁,简直肆无忌惮。
梁山众贼首,哪怕饶恕满朝文武中的任何人,唯独无法放过徐悟锋。
同样的道理,在这十万大军里,梁山可以放过任何人,唯独不能放过高俅。
于是,在林冲率领的马军赶到之前,高俅果断选择撤退。
高俅一动帅旗,后方士兵立刻开始混乱,梁山马军一冲,敌军瞬间溃不成军。
这样一来,十万大军彻底崩溃,即便神仙也无法扭转战局。
“活捉高俅者,赏银百两。”
“抓高俅。”
“抓高俅。”
高俅听见身后喊声越来越近,吓得魂飞魄散,拼命驱赶胯下战马。
贾居信回头一看,发现执掌帅旗的士兵紧随其后,急忙喊道:“快丢掉帅旗,梁山贼寇正在追着帅旗打!”
高俅听后,眼睛一转,对那执旗的小校说道:“你拿着旗子往别处跑,我会照顾好你的家人。”
要是高俅学问再多些,大概会说:“汝妻儿,吾养之,毋忧也。”
小校脸色一沉,可看见高俅那阴冷的眼神,又想到家人都在东京,只能硬着头皮往旁边跑去。
林冲带领马军击溃溃兵,追了几里路才追上高俅帅旗,却发现前面只是一个普通小校。
小校见到梁山兵马追来,吓得赶紧丢下帅旗,拼命往前逃窜。
林冲看到只是个小校,没有高俅的身影,明白自己中计,顿时怒不可遏,拨转马头再次杀回。
没走多远,遇到溃逃的陈州都监吴秉彝,林冲手起一矛将他刺于马下。
战场上,徐悟锋目睹漫山遍野的溃兵,立即下令左右亲兵:“传达我的命令,放下武器跪地投降,否则格杀勿论。”
“放下武器跪地投降,否则格杀勿论。”
“放下武器跪地投降,否则格杀勿论。”
高俅逃跑后,败军见主帅已逃,周围尽是自己的袍泽,哪里还敢反抗,纷纷抛下武器,跪地求饶。
徐悟锋所到之处,官兵齐刷刷跪下,就像镰刀割过庄稼,顿时显得低矮一片。
其他梁山首领见状,也不再一味追击,而是命令溃兵投降。
官兵早已被杀得心胆俱裂,得知投降即可活命,顿时毫不犹豫地跪倒在地。
方天定一直跟在徐悟锋身旁,周围还有几位摩尼教的好汉,众人望着徐悟锋的眼神中满是羡慕与激动。
那些羡慕的,自是因为梁山拥有如此精锐之师,一战便击溃高俅的十万大军,打得朝廷征伐军丢盔弃甲,连殿帅府太尉也狼狈而逃。
而那些激动的,则是对赵宋军队的软弱感到振奋,既然梁山能有这样的成就,他们摩尼教起兵后招募士兵,加强武备,有何不可?
此战之后,摩尼教众对官军的实力更加轻视。
京畿禁军尚且如此不堪,江南禁军更不用提,摩尼教还有什么顾虑?
众人皆充满信心,只等圣公发兵,便可纵横沙场,扬名天下,不让梁山独占风光。
总之,梁山的大捷让摩尼教的人对未来抱有盲目乐观的态度。
之前摩尼教觉得赵宋势力强大,需谨慎行事,但现在看到梁山和王庆、田虎的行动,觉得时机已到。
方天定暗想:“回去后定要劝父亲早日起事,免得丢了我们教派的威望。”
高俅一口气逃出十几里,才敢停下马休息,回首一看,身后仅剩数百骑兵,不禁叹息。
高俅感慨道:“梁山贼寇如此棘手,十万大军竟在一战间损失殆尽。
当前之策,只有先回东京,再调集兵力复仇。”
他心中并未因失败而过多沮丧,最重要的是保住了性命,而非那十万将士。
至于皇帝赵佶会因此震怒,那是日后的问题。
小张良贾居信劝慰道:“太尉不必沮丧,此战不过是小挫而已。
朝廷有十万大军,梁山贼寇又能造成多大的伤害?”
“只是各地兵马都缺乏斗志,纷纷溃散。
太尉可先撤至济州集结残部,整顿好军队后再与梁山贼寇交战也不迟。”
高俅听后恍然大悟,立刻命几名副将留守收拢溃兵,自己则带着党世英、党世雄前往济州。
此时,张叔夜正在府衙内与徐和商讨此次征讨事宜,听到徐和说道:“高俅出身低微,毫无才能,统领禁军多年,把军队搞得一团糟。”
“俗话讲得好,将无能,则累死三军。
高俅能当上殿帅府太尉,全靠皇上的宠信,并无真正的作战指挥能力。”
“那徐悟锋又是怎样的人物?短短三年便建立如此基业,屡次击败朝廷军队,高俅岂是他的对手?”
张叔夜明白这一点,但作为朝廷官员,他不愿往坏处想,说道:“即便高俅再无能,有十万大军在手,必能让贼寇头疼。”
“嵇仲,你是朝廷官员,又熟悉军队,眼下的局势你应该比我更清楚。”
徐和闻言微微一笑,他对赵宋朝廷并无好感,若非自身才学无用武之地,也不会隐居济州。
张叔夜长叹一声,这时有差役来报,说高俅带了几百人返回,现已进城。
张叔夜面露疑惑,问:“为何如此迅速就回来了?”
差役低声答:“大人,我见高太尉一行神情,似乎遭遇失败才逃回来的!”
张叔夜惊讶得张大嘴,不敢怠慢,向徐和告辞后急忙出门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