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一位仪表堂堂、气宇轩昂的年轻人迈步入内,正是寻访至此的徐悟锋。
徐悟锋目光扫过,先将罗真人打量一番,随后注意到旁边站着的公孙胜,还有在一旁**的黄裳。
“这两个道士想必是罗真人与公孙胜,可这位老者又是谁?”
心中疑惑未解,徐悟锋上前行礼道:“晚辈徐悟锋,拜见罗真人。”
话音刚落,公孙胜与那老者皆露惊讶之色,上下打量着他,目光专注,似乎在审视一件珍宝。
这种注视令徐悟锋略感不安,虽不愿示弱,却也忍不住暗自心虚。
罗真人却不疾不徐地开口:“徐居士,老道久候多时。”
徐悟锋闻言一愣,抬头问道:“真人早知我会来?”
“自然。”罗真人点头微笑,“不妨坐下细谈。”
徐悟锋稍作迟疑,选了个位置坐下,忐忑问道:“真人可知我从何处而来?”
罗真人未直接回答,而是以茶水在桌上写下“水”字。
徐悟锋微微一怔,随即释然:自己在江湖中已名震一方,连辽国都有所耳闻,这“水”字不过是意指他的身份罢了。
想到此,心中的戒备稍减,甚至隐约认为罗真人是在故意震慑于他。
清了清嗓子,徐悟锋说道:“真人果然神机妙算!我听闻真人法力无边,特来求证。”
罗真人却反问:“徐居士,你觉得这些传闻可信吗?”
徐悟锋略作沉思后说道:“坦白讲,我不信这些。”
徐悟锋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即便自己经历了穿越这样的奇事,他依然倾向于用科学的角度去理解。
罗真人微微一笑,将茶杯举至胸前,“世间万物皆遵循规律,这茶杯既非凭空生出,也不会凭空消逝,那么,如何能掌控风雨、化豆为兵呢?”
罗真人的话竟似蕴含着某种理性的逻辑。
徐悟锋默然失笑,从罗真人处得知世间并无仙法时,虽松了口气,却又难免失落。
若真有修仙之途,他何必守着那小小山寨?
徐悟锋本为求证而来,如今目的达成,便不再久留,对公孙胜也只存未来结识之意。
起身之际,黄裳忽然开口:“且慢!”
徐悟锋止步转身,拱手道:“不知前辈有何赐教?”
黄裳笑道:“远客难得,何不多坐片刻?”
徐悟锋端详黄裳几许,疑惑道:“敢问尊姓大名?”
“岭南延平人,黄裳。”
徐悟锋心中一震,这个名字似曾相识,遂追问道:“可是那个‘裳’?”
黄裳点头答曰:“正是衣物之裳。”
徐悟锋大感惊讶,这不是那位撰写《九阴真经》的人吗?难道此处不仅有水浒元素,还融入了武侠情节?
试探间,徐悟锋问道:“前辈是否习武?”
黄裳摇头道:“我一生研习典籍,从未涉足武学。”
徐悟锋半信半疑,骤然挥拳直击黄裳面门,急切间喊道:“你说不会武功,我倒要看看!”
这一击迅雷不及掩耳,众人皆未反应过来。
黄裳正襟危坐时,忽觉一阵劲风袭来,抬眼一看,只见徐悟锋的拳头已近眼前。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那拳头竟骤然停住,距黄裳鼻尖不过一寸。
徐悟锋此举让黄裳大吃一惊,而罗真人与公孙胜同样震惊不已。
罗真人急声问徐悟锋:\"徐施主为何突然出手?\"
徐悟锋收回拳头,神情平静:\"我只是好奇黄老先生是否擅长武艺,如今看来,他的确并不通晓武功。”
若是换作山士奇或卞祥,即便未必能挡下这一击,至少也会有所反应。
可黄裳不仅毫无动作,连反应都未见分毫,直至拳头逼近面门,才似有所察觉。
这般表现,实在难以称得上武林高手。
或许黄裳修为已达极高境界,如传说中的绝世高手般淡然处之。
徐悟锋宁愿相信后者,毕竟不是人人皆具此等定力。
黄裳既惊且怒,斥责徐悟锋:\"阁下何其莽撞!\"
徐悟锋拱手致歉:\"前辈勿怪,此前听闻您武学造诣非凡,故特地验证一番,实属冒昧。”
黄裳面色铁青:\"何人胡言乱语,诬蔑于我?老夫乃读书之人,岂会涉足江湖纷争?\"
徐悟锋朗声笑道:\"前辈所言极是,此乃误会。”随后再次拱手赔罪。
罗真人见状微笑道:\"误会便罢,徐施主虽为江湖中人,行事确实有些鲁莽。”
黄裳冷眼打量徐悟锋,淡淡回应:\"老夫自不会与他计较。”
\"前辈宽宏大量,实乃明智之举。”
徐悟锋复归座位,对黄裳道:\"不知黄老先生唤我留下,可是另有要事相商?\"
黄裳摇摇头:\"不敢劳烦,只觉阁
徐悟锋听后不禁莞尔:\"原来如此,倒是徐某荣幸之至。”
徐悟锋轻触脸颊,嘴角含笑:“多谢前辈吉言,希望能不负期望。”
罗真人温和一笑:“徐施主,可否听我说个故事?”
徐悟锋心中疑惑,但点头应允。
“冕仲兄也在,不妨一同聆听。”
罗真人坐定后缓缓开口:“此事发生在仁宗嘉佑三年,京师瘟疫肆虐,皇帝采纳范仲淹之策,派遣殿前太尉洪信前往信州龙虎山……”
徐悟锋初闻时觉有异,待罗真人说完,顿时恍然大悟——这不是《水浒传》的开端吗?
罗真人坦承世间并无仙法,令徐悟锋对他的敬意稍减。
然而听罢此故事,他仍难掩心中的震撼。
“千古幽扃一旦开,天罡地煞出泉台……”罗真人复述着经典词句,神情从容。
徐悟锋惊疑交错:“道长所言究竟是真是假?”
罗真人笑意不减,继续讲述,内容与原作别无二致:“太尉洪信强启伏魔殿,放走一百零八位魔君,不知是福是祸。”
徐悟锋眼眸微转:“无论如何,道长的故事令人难忘。”
罗真人温言道:“此乃道教古籍亦有所载,绝非虚言。”
徐悟锋轻笑一声,说道:“愿听详细。”
罗真人缓缓开口:“据传在大唐时期,佛教初入我东土,道教中的四御之一紫微大帝,曾带领天罡、地煞及其他诸多星宿,试图阻挡佛教传播。”
“遗憾的是,那场争斗中道教落败,惨败收场!紫微大帝连同天罡、地煞及众多星宿尽皆陨落,被封印于伏魔大殿内。”
“伏魔大殿本是囚禁紫微大帝和百余天界星宿之所,一旦开启,必会引发天下动荡。”
这位老道若投身写作,实在可惜。
徐悟锋点头回应:“道长所讲令人动容,我定会让人整理成文,流传后世。”
黄裳在一旁莞尔,看着徐悟锋装作不解的样子。
罗真人轻轻摇头:“无需如此,徐施主只需记住此故事即可。
要知道世间万物自有定数。”
“一切皆有定数?”
徐悟锋闻言放声大笑:“我只信人力可改天命,靠双手创造未来。
与其寄望于虚无的天意,不如相信自己的实力。”
徐悟锋完成心愿,决定返回。
尽管罗真人言语神秘,讲述了一些看似深奥的故事,但他已确信世上并无真正超凡入圣的存在,罗真人虽非传说中的仙人,却也有些独到之处。
黄裳给他的印象与《射雕英雄传》中的那位不同,看来历史上确有其人。
徐悟锋等人离开二仙山,沿大道南行。
日暮时分,众人计划歇息一夜,次日再启程。
忽然,前方传来马蹄声,一支约二十人的队伍迎面而来。
他们个个骑乘高头大马,腰间佩带弓箭,有人肩上立着猎鹰,鞍侧挂着刚捕获的野兔、狐狸之类猎物,显系**归来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