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7章 永不熄灭的希望(2 / 2)

话中的暗示再明显不过——孩子的未来取决于她现在的\"表现\"。

\"我会尽力回忆。\"夏婉低声说,将表格放在茶几上。

王雪梅满意地点点头,起身告辞:\"三天后我们来取。对了,\"她在门口停下,\"听说你以前在学堂教过书?现在新政府正缺教师,如果你能积极配合,我可以推荐你。\"

门关上后,夏婉瘫坐在沙发上,墨云懂事地递来一杯水。

\"娘,那些人是坏人吗?\"儿子问。

\"不,他们不是坏人。\"夏婉搂过三个孩子,\"只是......立场不同。\"

夜深人静,夏婉轻轻推开书房的门。月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条纹状的阴影。

墨寒的书桌一尘不染,钢笔还放在老位置,仿佛主人只是暂时离开。她拉开最底层的抽屉,取出一个牛皮纸信封。

里面是墨寒最后留给她的信,写在被挟持前一周,藏在他们乡下房子的地板下。直到三个月后,夏婉才在327号的门框夹层里发现这封被遗忘的信。

\"婉婉,如果你读到这封信,说明我最担心的事发生了......\"夏婉不用看也能背出每一个字。

墨寒在信中坦白了他暗中记录苏志远贪污证据的事,以及他的担忧和顾虑。

\"必要时去找柳梦龙,他值得信任......\"信的最后写道,\"无论发生什么,记住我爱你们,一定会回来。\"

夏婉将信贴在心口,泪水浸湿了衣襟。四年了,她找遍整个上海,却始终没有联系到柳梦龙夫妇。

现在随着新政府成立,地下党成员要么公开身份成为干部,要么......

楼下的挂钟敲了十二下。夏婉擦干眼泪,将信藏回原处。她拿出王雪梅留下的表格,开始机械地填写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父亲和墨寒的信息。

真正的秘密,她一个字也不会写。

第三天傍晚,王雪梅准时到来。她仔细阅读夏婉填写的内容,眉头越皱越紧:\"就这些?\"

\"我父亲从不和我谈公事。\"夏婉平静地说,\"墨寒也只是国民党军人。\"

王雪梅突然拍桌而起:\"夏婉同志!你这是在包庇反革命分子!\"她的声音惊动了在里屋玩耍的孩子们,墨辰吓得大哭起来。

夏婉站起身,声音颤抖却坚定:\"王主任,我已经写了我知道的一切。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去调查。\"

两人对视良久,王雪梅终于叹了口气坐下:\"夏同志,我是为你好。你父亲和你丈夫是叛逃分子,这样的家庭背景......\"她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里屋,\"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入学、工作。\"

这句话像刀子一样扎进夏婉心里。她知道王雪梅说的没错。在这个讲成分的年代,她的孩子将永远带着\"反革命家属\"的标签。

\"我明白。\"她艰难地说,\"但孩子们是无辜的。他们......他们甚至不记得父亲的样子。\"

王雪梅的表情松动了一些:\"所以你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立场。写一份声明,公开与你父亲和丈夫划清界限,谴责他们的罪行。\"

夏婉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公开声明?那等于亲手斩断墨寒和孩子们回来的路。

\"我需要时间考虑。\"她低声说。

\"没有多少时间了。\"王雪梅严肃地说,\"下周区里要开批斗大会,名单上有苏志远和墨寒的名字。如果你能主动揭发,对你和孩子都有好处。\"

批斗大会。夏婉胃部一阵绞痛。她见过那种场面——戴着高帽子的\"反革命\"被押上台,群众高喊口号,有人扔烂菜叶,有人吐口水......

\"我会去的。\"她听见自己说。

王雪梅离开后,夏婉瘫坐在门厅的地板上,久久不能动弹。墨云悄悄走过来,小手抚上她的脸颊:\"娘不哭。\"

夏婉将儿子紧紧抱住,仿佛这是生命中唯一的依靠。

窗外,庆祝解放的欢呼声依然此起彼伏,而她的心却像一座孤岛,被时代的浪潮拍打得支离破碎。

夜深时分,夏婉做了一个决定。她轻手轻脚地来到书房,从暗格中取出墨寒的信和几张老照片,藏进了墨辰的玩具熊里。

然后她拿出一张崭新的信纸,开始写那份\"划清界限\"的声明。

每一个字都像在亲手埋葬自己的一部分。但为了身边这两个孩子,她必须这么做。至于墨寒和墨阳、墨芹......只要他们还活着,总有一天会理解她的选择是为了保护这个家。

写完最后一个字,夏婉望向窗外的夜空。不知此刻,海峡对岸的墨寒是否也在仰望同样的星空?他是否还记得327这个数字?那个他们曾经短暂栖身的乡下房子,如今成了她心中唯一的希望灯塔。

明天,她将去参加批斗大会,公开谴责她最爱的两个人。

但在心底,她永远为他们保留着一个角落——那里藏着未说完的爱意,和永不熄灭的重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