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45章 集团发现,行动提前(2 / 2)

“好。”我点头,“你负责教育线传播。陆渊继续盯防火墙,随时准备切换中继路径。沈珩那边会提供内部权限支持,一旦主控系统异常,立刻启动备用协议。”

风忽然大了起来,吹得白板上的纸张哗哗作响。我伸手压住一角,指尖触到残留的粉笔灰,微凉。远处,教学楼的灯光一盏盏亮起,像无数双注视的眼睛。

“我们不是在等一场听证会。”我说,“我们是在造一场无法被扑灭的火。它不需要谁批准才能烧起来。”

周悦深吸一口气,打开平板,开始重新排布证据推送顺序。陆渊掏出笔记本,快速写下新的应急预案。没有人再提“风险”,也没有人说“再想想”。恐惧还在,但它已被压缩进行动的缝隙里,不再主导。

时间开始以另一种速度流动。

下午三点十七分,第一轮加速演练开始。周悦的手指在触控板上滑动,三线输出同步启动。主屏播放伪造审批单的操作日志,副屏滚动资金流向图,语音通道自动播报关键节点。全程无卡顿,无延迟。

“成功。”她说,声音比早上稳了许多,甚至带了一丝微弱的笑意。

我盯着屏幕右下角的时间戳,03:17:09。比预定快了三秒。

“再来。”我说,“下次目标,压缩到两秒内。”

演练持续到傍晚。第五次推演时,副屏突然出现0.3秒的帧率波动。陆渊立刻切断信号,排查加密协议握手过程。他发现是中继器在接收端出现了微小延迟,源于新接入的离线节点负载过高——有人在暗中扫描我们的传输路径。

“换路径。”我说,“绕过b区中转站,直接连校外缓存点。用沈珩给的临时Ip池,每十分钟轮换一次。”

周悦照做。第六次推演,三线完全同步。

天色渐暗,城市灯火次第亮起。我站在窗边,看见教学楼顶层的应急灯闪了一下,随即恢复正常。那不是故障,是信号探测的余波。集团已经开始清源,像一场无声的暴雨,正从地下管网悄然蔓延。

我打开系统界面,查看剩余能量。61%。刚才那次洞察耗得太多。接下来不能再轻易动用,除非必要。命运洞察不是工具,是代价。每一次使用,都在透支某种看不见的平衡。

手机震动了一下。沈珩发来一条简讯:“主控系统权限日志异常,疑似有人尝试调阅会议预约记录。Ip来自内部,权限等级S-4。”

我回:“盯住b区服务器,他们会在凌晨动手。清源不会只删数据,他们会重写日志,制造‘系统自毁’假象。”

放下手机,我走到白板前,用红笔圈住“t-48:00”中的“48”。数字像一颗即将引爆的雷,又像一只倒悬的沙漏。

周悦走过来,低声问:“如果他们真的切断所有通道呢?如果我们连声音都传不出去?”

我看着她,看着她眼底的光,没有退缩,也没有恐惧。那光微弱,却坚定,像深夜里不肯熄灭的烛火。

“那就让每个人自己成为通道。”我说,“把证据拆成碎片,塞进他们的日常里。让他们在打饭时听见,在听广播时看见,在翻课表时读到。真相不需要讲台,它只需要存在。只要有一人记住,它就不会消失。”

她点点头,转身走向设备箱,取出最后一个U盘。银灰色外壳,标签空白。她将它插入笔记本,开始上传加密包。

文件命名:《月考成绩分析_v3.xlsx》。

实际上,它是洗钱路径的完整模型,包含所有中间账户、资金流向与时间戳匹配的审批链。

陆渊忽然抬头:“中继器收到一段新信号,来源不明,持续0.6秒,频率与‘清源’干扰波一致。”

我走过去,盯着日志。

不是攻击,是监听。

他们在找我们藏证据的地方。

“把K-1卡的操作日志复制一份,”我说,“嵌入食堂打饭机的结算提示音,循环播放二十四小时。用变频编码,每三分钟更新一次密钥。”

周悦点头执行。

我最后看了一遍白板上的倒计时。

t-48:00。

风从天台边缘卷过,吹起一角打印纸,它飘向栏杆,悬在半空,像一只未落定的鸟。我伸手抓住它,纸片边缘划过掌心,留下一道浅痕。

不痛。

但我知道,血已经流在看不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