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80章 断线鸢,飞百年(2 / 2)

纸鸢成型的刹那,月光刚好爬上窗沿。

它的骨架是新削的槐枝,带着淡淡木香;纸皮是用旧信笺糊的,能隐约看见墨十三当年教她扎纸人时写的批注;最里面贴着她剪的\"阿鸢像\",嘴角翘着三分——那是赵三斤说的,纸人要笑,才有人念。

\"睁眼。\"小满轻声说。

纸鸢的双眼突然睁开了。

不是画上去的,是纸本身泛出的微光,像两盏小灯。

尾端的银线\"嗡\"地绷直,在屋里转了个圈,停在她肩头,像只撒娇的雀儿。

白小芩推门进来时,正看见这一幕。

她指尖凝聚起阴籍的微光,轻轻点在鸢眼上——刹那间,她看见无数画面闪过:江北纸马巷的孩童举着纸人笑,黑水渡的灯塔在夜雾中发亮,还有墨十三坐在灯台下,用刻刀削着槐枝,身侧堆着半完成的纸鸢。

\"它不是器物。\"她轻声说,\"是信念的载体。

所有信'阿鸢'的人,都能召唤它。\"

小满的眼睛亮得惊人,她翻出唐绣娘的绣画,用火折子点燃。

灰烬飘起的刹那,竟在空中勾勒出黑水渡的轮廓:褪色的木船停在江边,灯塔的光刺破夜雾,还有个熟悉的身影,正蹲在塔下修补基石。

\"是十三叔!\"小满扑到窗前,纸鸢\"唰\"地窜了出去,尾线在月光下淌成河。

白小芩取来笔墨,在信笺上写:\"灯已明,人未归,但线不断。\"系在鸢尾,轻轻一推。

纸鸢振了振翅膀,朝着黑水渡的方向飞去。

黑水渡的夜雾比往常更浓。

墨十三蹲在灯塔下,手里攥着半块修补用的石片。

柳三更的灯傀立在他身侧,灯芯的光忽明忽暗——那是她残存的意识在波动。

\"守灯的人,总想着等一个人回来。\"柳三更的声音像风过纸窗,\"可灯亮着,不是为了照见归人,是为了让走夜路的人,看得见方向。\"

墨十三的手顿了顿。

他想起三年前,小满追着他的纸鸢跑过整条纸马巷;想起赵三斤教孩童剪纸时说的\"灯在,人在\";想起唐绣娘绣绷上活过来的并蒂莲。

他突然听见头顶有轻响,抬头时,一只银尾纸鸢正缓缓降落,尾线轻轻缠上灯塔的银柱。

信笺展开的瞬间,他的指节微微发颤。

月光照在\"线不断\"三个字上,像照在当年他给小满补纸鸢时,那根断了又续的线。

\"你说的对。\"他转头对柳三更笑了笑,那是他三年来第一次笑,\"守灯不是等一个人,是让后来的人,不迷路。\"

他取下腰间的旧刀,削了根新的槐枝做鸢骨。

纸是刚裁的,带着竹浆的清香;鸢眼是用灯芯草点的,带着暖黄的光;嘴角翘着三分——赵三斤说的,纸人要笑,才有人念。

他将纸鸢挂在灯塔顶端。

风起时,小满的纸鸢从远处飞来,两只鸢尾的银线轻轻相触,发出清越的鸣响,像久别重逢的琴瑟。

百年后的某个雨夜,边陲小镇的义庄里,扎着纸鸢的女童蹲在旧木柜前。

她翻出本泛黄的古籍,书页间突然飘出只微型纸鸢,尾线沾着些许焦痕。

\"这是什么呀?\"她歪着头,轻轻扯了扯尾线。

鸢眼忽的亮了,空中浮现出一行淡金字迹:\"灯不灭,线不绝,信者自渡。\"

女童咯咯笑起来,把纸鸢挂在窗前。

雨不知何时停了,月亮从云后探出头,那只微型纸鸢竟从古籍里缓缓升起,尾线泛着银芒,飞向夜空。

而在地脉深处,无数微光如星火相连,织成一张横贯九州的\"心光之网\"。

义庄晨雾未散时,小满在槐树下拾得一片焦纸。

纸角呈波浪状,像是被什么东西烧过,却还留着半枚未褪的血印——像极了当年唐绣娘檀木匣上的那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