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董事会上,当沈逸辰将一份《职业经理人制度草案》推到会议桌中央时,红木长桌两侧的元老们明显愣住了。
窗外的梧桐叶正簌簌飘落,会议室里的空气却仿佛凝固了。林悦注意到坐在左手边的张叔微微蹙起了眉——这位从父亲那辈就跟着林家的元老,总说“家业就得传给自家人”。
“逸辰的意思是,以后集团的管理权不传给孩子?”沈明远的拐杖在地板上轻轻敲了敲,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审视。
“不是不传给孩子。”林悦翻开笔记本,指尖划过自己标注的重点,“是不把‘血缘’作为唯一标准。如果孩子有能力且愿意接手,我们当然支持;但如果他有更想做的事,或者能力不足以带领集团走得更远,那我们应该建立一套能让专业人才施展才华的制度。”
沈逸辰补充道:“上周我去欧洲考察,发现百年家族企业能延续的关键,往往是‘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我们可以保留家族在董事会的决策权,但日常管理交给职业经理人,用制度保障集团的稳定发展,比单纯依靠血缘更可靠。”
会议室里响起窃窃私语。张叔放下茶杯,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轻响:“林董,沈总,这话我就不赞同了。当年林董父亲打下这片江山,不就是为了传给子女吗?要是交给外人,我们怎么对得起老祖宗?”
“张叔,”林悦的语气始终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爷爷当年创业时,最常说的是‘做企业要懂得变通’。他要是看到现在的林沈集团,肯定也会支持我们打破陈规。”她调出一份数据报表,“这是近五年全球家族企业的存活率,那些坚持‘子承父业’的,淘汰率比采用职业经理人制度的高了62%。”
沈逸辰适时递上另一份文件:“我们计划成立‘传承委员会’,由双方家族代表、集团高管和外部智库组成,既保证家族利益,也能吸纳外部智慧。而且经理人每三年接受一次考核,考核不过关就更换,这样才能保持管理团队的活力。”
讨论持续了三个小时,从最初的抵触到逐渐松口,再到有人提出建设性意见。当投票表决时,赞成票远远超过反对票,林悦看着沈逸辰眼里的笑意,忽然想起三个月前那个深夜,两人在书房讨论到凌晨的场景。
“会不会太冒险了?”当时她咬着笔杆犹豫,“长辈们可能接受不了。”
沈逸辰正对着白板画组织结构图,闻言转过身:“正因为难,才更要做。我们现在建立制度,是为了让孩子未来能自由选择人生,而不是被‘继承人’的身份绑架。”他走过来握住她的手,“就像当年你爸支持你进集团,不是因为你是林家女儿,而是因为你有能力。”
此刻,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护士抱着保温桶走进来:“林董,该喝安胎药了。”
沈逸辰立刻起身接过,小心翼翼地倒进保温杯递到她手里。这个自然的举动让原本还有些紧绷的气氛瞬间缓和,张叔看着林悦杯沿氤氲的热气,忽然笑了:“看来我们确实老了,该给年轻人让让路了。”
会后,沈明远单独留下了他们。老人看着窗外的落叶,沉默了许久才开口:“我年轻的时候,总觉得把权力攥在自己人手里才踏实。但今天听你们说的,忽然想通了——真正的传承,不是守住位置,是守住让企业活下去的能力。”他转头看向林悦的小腹,“这孩子以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沈家的产业,有你们今天定的制度在,不怕没人管。”
林悦眼眶一热,刚想说什么,就被沈逸辰用眼神制止了。他知道,此刻任何感谢的话都比不上未来用行动证明。
接下来的半年里,林沈集团开始有条不紊地推进改革。沈逸辰带队去各大企业挖角,用诚意和平台吸引了不少顶尖人才;林悦则负责制定考核标准,将“创新力”“风险控制”“员工满意度”等纳入评估体系,甚至亲自给基层员工上课,解释新制度的好处。
有次去分公司调研,一个刚入职的实习生怯生生地问:“林董,以后我们是不是不用拼背景,靠能力就能升职了?”
林悦笑着点头:“不仅能升职,做得好还能进入管理层,甚至成为集团的核心决策成员。”
看着小姑娘眼里亮起的光,她忽然想起自己刚进集团时,也有人在背后议论“她能坐这个位置,不就是因为姓林吗”。而现在,她亲手搭建的平台,正在让更多像曾经的自己一样的年轻人,看到靠实力赢得尊重的可能。
这天晚上,林悦对着电脑核对经理人名单时,肚子忽然轻轻动了一下。她惊讶地捂住小腹,沈逸辰凑过来时,又感觉到一阵微弱的胎动,像小鱼在水里吐泡泡。
“他在回应我们呢。”沈逸辰的声音带着激动,“说不定是在夸爸爸妈妈做得好。”
林悦靠在他肩上笑,指尖划过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名字:“等他长大了,我要告诉他,爸爸妈妈不仅给他留了家业,更留了一个能让他自由飞翔的天空。”
月光透过百叶窗,在文件上投下细碎的光影。沈逸辰低头吻她的发顶,掌心轻轻覆在她隆起的小腹上,感受着那个小生命的存在。他知道,他们此刻做的事,或许不会立刻被所有人理解,但十年、二十年后,当林沈集团依然能在时代浪潮中稳稳前行时,所有人都会明白——最好的传承,是给未来留有余地,给梦想留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