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雷灵还能勉强与石元抗衡,但不知何故,它的法术威力与石元差距悬殊,交手数招便彻底落入下风。
见雷灵已构不成威胁,石元猛然挥剑,一击就将这雷灵彻底斩杀。
收剑之后,石元立刻朝着天穹上的雷池疾驰而去。
“果然够沉!”石元面露难色,拼尽全力才将这座雷池扯落下来。
引雷炼体本就是渡天劫的关键环节!
如此淬炼肉身的天赐良机,石元怎会轻易错过?
他先是试探性地轻叩雷池,仔细打量其中蕴藏的恐怖能量。
随后小心翼翼地将一只手掌探入雷池,刹那间雷光侵入体内,石元的手掌顿时皮开肉绽。
然而石元不仅毫无痛苦之色,反而流露出惬意的神情。
确认雷池威力在承受范围内后,石元操控飞金剑形成防护,纵身跃入雷池之中。
此时的石元宛若泡在温泉里般惬意,惬意地躺在雷池边缘,只觉浑身血肉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蜕变强化。
......
不知过了多久,雷池中的电光化作万千雷蛇疯狂乱舞,呈现出暴烈的姿态。
而石元却仿佛游离于这个世界之外,安然平躺在雷池边缘。
即便全身焦黑碳化、皮肉绽裂,甚至飘散出焦糊气味,他仍纹丝不动。
此刻不仅他的肉身在疯狂吞噬雷能,就连丹田中的混沌珠也如同无底的漩涡,贪婪地吸收着奔涌的雷霆之力。
石元的体表渐渐浮现出雷电符文,显然已将这雷霆之力炼化成本命神通。
待到吸收足够后,石元猛然起身,从储物戒中取出先前剩余的巫族精血,尽数倾洒在自己身上。
转瞬间,他身上狰狞的焦痕与伤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整个人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直到雷池中的最后一道雷霆消散,石元才心满意足地收功,缓步离开这座已被掏空的雷池。
这一战他的收获堪称惊人,不仅领悟了全新的神通,就连肉身和元神都实现了质的蜕变。
他猛地张口喷吐,一道银白夹杂着金色的雷霆之力瞬间化作一柄通体赤红的飞刀。这飞刀划破苍穹时带起刺耳的尖啸,所过之处连虚空都被撕裂出无数碎片。
看到这一幕,石元眼中闪过一丝欣喜。
他闭目探查识海,发现其中凭空浮现出一枚古老到难以辨识的符文。
这枚符文上赫然刻着一个“雷“字。
不过比起符文本身,更惊人的是它并非完美大世界的文字,而是来自洪荒时期的先天神纹!
这个发现意义非凡——在众多神通之中,雷霆类的攻击向来位居顶尖之列。
更何况石元所掌握的雷霆秘术,其威力源自天劫之光,自然更为恐怖。
经过一番推演,他甚至发现若将这门神通修炼至极致,未来未必不能做到以身化劫!
要知道天劫本就是天道意志的体现。
若是能以身化天劫,那岂不是等同于在补全天道?
纵观洪荒历史,敢问还有谁曾做到过这种程度?
唯有后土娘娘,曾以身化六道轮回,以另一种方式补全天道,虽非正统圣人,却堪比圣人境界。
以身化天劫这个想法虽听起来荒诞,但仔细想来并非全无可能。
当然,想靠这个方法证道成圣确实不太现实。
且不说能不能证得天道或地道,单是天劫本身的限制就够他喝一壶了。
最稳妥的还是走以力证道,或是以剑证道的路线。
随着身形缓缓降落,石元周身仍跳跃着狂暴的雷霆,就像初生的雷龙初次见识世间万物般兴奋。
刚一落入补天阁,他立刻催动混沌珠遮掩自身气息,将雷霆神通内敛。否则这股狂暴的力量,恐怕会将整座补天阁直接压垮。
这门神通某种意义上已经超越了下界的承受极限,简直就是天地不容的存在。
再加上他掌控的混沌神火,以混沌之火淬炼肉身,更有整片混沌天地作为神藏。就连荒天帝的以身为种,都难以望其项背。
突破到真一境后,石元接下来要做的就只有一件事——返回洪荒参加聚会。至于在八域掀起的轩然大波,他根本不放在心上。
此时的石元尚不知晓,他的这次渡劫在上界引发了怎样的地震。
无数天骄修士因为他的缘故魂飞魄散。
自仙古纪元结束后,进入末法时代的这漫长岁月里,天劫早已销声匿迹。
严格来说天劫并未消失,只是陷入了沉睡。
或许是天地法则变迁的缘故,如今九天十地的生灵,早已无人能触及天劫的门槛。
短期来看问题不大,但长此以往隐患无穷。
沉寂太久的天劫门槛被石元这一闹直接抬高了无数倍,导致上界无数天骄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具备了引动天劫的资格。
对那些早有准备的天骄来说倒也罢了。
可那些正在闭关修炼,或是毫无防备的天骄呢?
结局可想而知。
“卧槽!哪个龟孙偷偷引动天劫,吓死老子了!还好老子有保命法宝,不然今天就得交代在这儿!”
“等我找到那个挨千刀的,非把他抽筋扒皮不可!”一个从废墟中爬出来的天骄浑身焦黑,狼狈不堪地咒骂道。
洪荒世界。
随着石元成功踏入真一境,他在洪荒功法上的修为也水到渠成地攀升到了炼神返虚的巅峰状态。
坦白说,他在前几个修行阶段确实耗费了过多时日。
不过无论是真一境还是炼神返虚,这些境界都只是为了未来冲击仙道而做的铺垫。
这也解释了为何石元非要执意返回完美大世界,还如此煞费苦心琢磨神火境的突破之法。
除了为成仙打下根基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天地法则的制约。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石元发现自己在洪荒世界根本无法突破完美功法,而且对下一境界的领悟也远不如在完美大世界来得透彻。
推测这应该是修行功法对原世界的特殊限制。
不过等到步入仙道领域后,这种差异就会变得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