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些年随着新台湾新浪潮电影运动的消亡,他也是早早就来到大陆,只是这几年他似乎也有些水土不服,几乎也没贡献什么好电影,现在大家提到他,还只会想起他年轻时候演过的那些电影。
但是该说不说,他的个人冷峻而硬朗的气质还是挺能吸引人的。
宋墨在观察张震的时候,张震自然也在观察着宋墨。
宋墨作为华语电影新晋的票房奇迹,他自然早有耳闻,但是他也没想到,宋墨竟然这么年轻。
而且这一次宋墨作为绝对主演的电影,还杀入了戛纳的主竞赛单元。
因此他对于宋墨和宋墨主演的《人生大事》都很是好奇。
因此,他主动伸出了手,“张震。”
两人轻轻握手,对视了一眼,一个一脸冷峻,一个满脸带笑,但是两人都察觉到了一种类似同类的气质。
张震作为圈内著名的演一个角色,学一种技能的代表,他只觉得面前这个满脸带笑的大男孩,总有种似曾相识之感。
卢靖姗作为和宋墨合作过的老朋友,看到宋墨后,倒是有些惊讶,“你怎么看着又瘦了呀,你别告诉我,你还需要减肥?”
“下部电影要出演一个病人,需要减重,所以最近开始调整了,其实瘦得不多,。”宋墨咧嘴笑了笑。
“自己注意身体,别太拼了,给姐姐们一点空间,你说你年纪轻轻就这么拼,让我们怎么好意思呢。”卢靖姗开玩笑道。
一旁的张震听到两人的对话,倒是看向宋墨的眼神又多了几分欣赏。
几人又聊了几句后,刘疆疆和韩研便领着众人前去办理入住。
大家分别入住后,韩研和刘疆疆便一起找了过来。
“现在是什么情况呀?”宋墨好奇的问道。
“今年戛纳的亚洲电影特别多,目前的风声来看,韩国的《燃烧》口碑很不错。”韩研分析道。
明天才是戛纳的开幕式,但是戛纳有设立媒体场,比世界首映场还要早,让媒体先去看,先去评价这部电影。
而新媒体的兴起,让一切都变快了,导致电影还没开始走红毯,就已经有相应风声传出来了。
“明天的开幕影片是《燃烧》吗?我想去看看。”宋墨对这部电影还是很好奇的,前世这部电影的口碑很不错,但是他一直没时间看。
韩研摇了摇头,“开幕影片是阿斯哈·法哈蒂执导的西班牙语电影《人尽皆知》。”
“是执导《一次别离》的那个伊朗导演吗?”宋墨想了想后说道。
这位导演在北电还有些名气,因为他在2009年参加过北京电影节,最后他那片还拿下了柏林电影节的银熊奖。
而宋墨嘴里的这部《一次别离》,更是北电的教材之一,获得过第6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
刘疆疆点了点头,“没错,就是他。”
“他的片子不是向来更偏向政治性一点吗?怎么不去柏林电影节,反而来戛纳了?”宋墨有些不解的问。
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特色各异。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为关注政治性和社会性。
而戛纳国际电影节是欧洲交易量最大的市场,偏重商业与艺术结合电影。
至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则是世界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偏重艺术与先锋电影。
“这是人家首部西语片,又不是继续讲伊朗的那点破事了,还去柏林电影节不是自讨没趣吗?”韩研吐槽的说道。
其实这几个国际电影节,对待西亚、东亚等国的电影,大多时候都是怀揣着一种固定思维来看的。
他们通常是先预设了立场,然后再来评价你的电影,在这个基础上,给你扯一些有的没的艺术内涵。
就像是老谋子十多年前的《一个都不能少》,那时正值老谋子创作高峰期。
那一年他本想携《一个都不能少》与章紫怡演的《我的父亲母亲》一同角逐戛纳。
却因评委会主席雅各布,认为《一个都不能少》中间关于希望工程的描述,有为政府宣传的意思,因此建议张艺谋撤掉《一个都不能少》。
老谋子那时候如日中天,哪能受得了这个气,当即决定两部影片同时退出戛纳电影节。
并发表公开信,指责电影节存在政治偏见,此后十多年都没有再去戛纳。
而《一个都不能少》后来转投威尼斯电影节,摘得金狮奖。《我的父亲母亲》则在柏林电影节获得评审团大奖,也就是银熊奖。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际电影节中中国人的买方力量越来越大,因此这些电影节的嘴脸才稍微变得好看一点。
但是愚昧、落后、野蛮的中国依旧是这些欧洲电影人的评判标准。
在十年前,凡是想要脱离这个主线的电影,那就是绝对的异端,而这些年,情况倒是稍微好一点了。
“我倒是对这部《人尽皆知》挺好奇的,毕竟是开幕影片,应该算是今年的金棕榈的热门吧?”刘疆疆思忖道。
“不一定,每年那么多热门,但是大热必死都是经典环节了。”韩研对于这些电影节的了解还是比刘疆疆多一些。
“那你说我们《人生大事》有希望吗?”宋墨颇有些好奇的看向韩研。
“我又不是神仙,不过客观来说,目前戛纳越来越需要拉拢整个中国电影产业,来戛纳中国买家也越来越多,因此戛纳对于咱们中国电影确实是有一部分倾斜的,你看今年咱们国家又有这么多电影入围,我觉得还是有希望的。”韩研侃侃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