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最早他和林秀秀定下的展品是张老伯“百鸟朝凤”的笔筒和李师傅“竹韵流光”的灯罩。
但想到这两件产品恐怕再法兰克福这边的人们用处不大,之前定下的清溪茶盘倒是一起带过来了。
随同一起带来的还有陆海川认为法兰克福人更需要的一些竹制品。
他最先解说的就是其中一个。
与此同时,汉斯带着他的助手穿梭在人群中,热情地向相熟的客户推介着“竹韵东方”的独特魅力。
那位中文流利的助手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为林秀秀和陆海川挡下了不少沟通障碍,让洽谈变得异常顺畅。
林秀秀刚送走一位对定制竹艺灯具表现出浓厚兴趣的意大利客商,正低头快速记录下对方的联系方式和要求,眼角余光瞥见陆海川正向她投来一个“一切顺利”的眼神。
她回以一笑,心底踏实了许多。
然而,就在她直起身,准备迎接下一位访客时,目光无意间扫过展馆入口处那道高大而熟悉的身影,让她微微一怔。
顾辰不知何时已悄然到来。
他没有立刻走进展位,只是静静地站在稍远一点、人流相对稀疏的通道旁,单手插在西裤口袋中,深邃的目光平静地扫视着整个展位。
顾辰的目光从熠熠生辉的“凤栖梧桐”,到被众人簇拥的李师傅。
再到陆海川与人侃侃而谈的侧影,最后落在正被王阿姨抱在怀里、兴奋地指着竹编小鸟的陆逸霄脸上。
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一个置身事外的观察者,唯有那专注的目光泄露了他并非仅仅是路过。
林秀秀想快步走过去,却被顾辰抬手制止了,他又做了一个让他们继续忙的手势,便走到旁边去了。
林秀秀想他有可能去看别的展台,便也没再坚持。
她随后继续投入到和几个顾客的交谈中。
她们这次带来的展品分为三大类,一种是竹艺品,一种是爷爷的葫芦烫画,还有林秀秀亲手设计和李师傅亲手设计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服装。
因为展台的空间有限,所以陆海川打算第一天先重点主推竹艺制品。
第二天再主推爷爷的那两个宝贝葫芦烫画,第三天再推林秀秀和李师傅设计的服装。
其实之前陆海川也想让服装厂的泰斗李师傅也来这里的。
但是服装李师傅的年纪比竹艺李师傅的年纪大多了,陆海川不忍心让他受这种奔波之苦,再说只要展示出李师傅制作的那件衣服的精妙工艺和独特设计就足够了。
此刻,那件凝聚了李师傅高超技艺的代表作——一件以墨色竹影为底、用银丝细密勾勒出层层叠叠竹叶纹样的长衫,正静静悬挂在特制的展架上,在柔和的射灯下流淌着内敛而深邃的光泽。
展架再稍微靠后的地方摆放着,陆海川和林秀秀打算明天再把这件衣服和林秀秀设计制作的再推到前面来的。
和那件长衫摆放在一起的还有林秀秀以“青花瓷”为主题设计的旗袍。
林秀秀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又融合了一些西方的元素。
旗袍的立领处缀以小巧的珍珠纽扣,裙摆则采用了略微收窄的鱼尾设计,青花瓷的蓝白纹样在丝绸面料上如水墨般晕开,袖口处还巧妙嵌入了蕾丝花边,东方典雅与欧式精致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