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秀想了想说。
“可以呀,秀秀关于招工方面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呢?”
林秀秀略作思索。
“我们可以在市里的电台以及报纸上发布招聘信息,这样覆盖面比较广,而且也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服装厂。”
陆海川点头赞同。
“这个办法不错,不过咱们还得注意一下招聘的条件和要求,毕竟咱们需要的是技术工人,不能什么人都招。”
“这个我已经想过了,我们可以在招聘信息上注明需要的工种以及技术要求,这样就能够筛选出符合我们要求的人了。”
“行,那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办吧,另外咱们还可以通过熟人介绍来招工,回头咱们就跟几个店里的员工都说一下这个事儿。”
陆海川补充说。
“是,熟人介绍也是个好办法,不但能让想来服装厂的人对咱们有个大概了解,也能让咱们提前对要招的人有初步的评判,这样双管齐下,才能早点把招工的事情落实下来。”
“对,就是这个道理。”
随后两人就和服装店,车行、竹艺馆,以及居委会李主任那都传达了这个服装厂要招工的事。
几个店里的员工得知这个消息后,都对陆海川表示要大力支持。
他们纷纷表示会全力找缝纫方面技术过硬的人推荐过来。
接下来的几天,陆海川和林秀秀都忙得不可开交。
一方面要筹备百货大楼的促销会,另一方面还要着手准备服装厂的招工和设备采购事宜。
他们跑遍了市里的各大电台和报纸,发布了招聘信息,同时也通过熟人介绍的方式,积极地寻找合适的技术工人。
与此同时,陆海川还联系了设备供应商,开始洽谈购买服装生产所需的各种设备。
在这个过程中,陆海川深刻体会到了办厂的不易。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细心考虑,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到整个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但他也深知,只有通过这样的历练,自己才能真正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企业家。
经过几天的努力,服装厂的招工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不少有经验的技术工人看到招聘信息后,都纷纷前来应聘。
陆海川和林秀秀对这些应聘者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面试,最终确定了一批符合要求的员工。
与此同时,设备供应商也传来了好消息,所需的设备已经全部到位,只等服装厂正式开工生产了。
为了开工后更加稳妥,陆海川觉得开工之前给招聘的员工做一系列相应的培训。
培训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规范、设备操作流程、以及服装制作的基本技能等。
他希望通过这样的培训,能够让员工们在上岗前就对服装生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确保开工后能够迅速进入状态,提高生产效率。
林秀秀也非常赞同陆海川的想法,于是两人便开始着手准备培训的相关事宜。
他们邀请了缝纫师傅们以及设备供应商的技术人员来担任培训师,为员工们进行专业的指导。
正好这段时间,促销会售卖的衣服都完工了,所以陆海川就委托秦嫂还有那几位裁缝师傅还有李爷爷负责这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