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分析得很正确。”
陆海川赞许地点点头。
林秀秀本来就很聪明,这一年多,她也那么认真的学习,在经济管理这方面已经愈发有自己的见解了。
“至于竞争方面吗,我觉得咱们也不用担心,无论货源还是咱们店的性质,在津市应该都还是第一批的,赚钱应该不难。”
“那咱们该怎么布置呢?”
陆海川继续发问。
“在布置方面,我们就采用传统的货架和柜台展示自行车,在店里划分出不同的区域来,用于展示不同类型的自行车,如男士自行车,女士自行车,儿童自行车等。”
林秀秀眨眨眼睛回答。
陆海川顿时眼前一亮。
“你这个主意很好,把自行车分类摆放,这样让顾客一目了然,我们还可以在墙上挂上自行车的宣传画或者价格表,方便顾客随时自主查看和选择。”
“海川哥,我还想到一个可以盈利的项目。”
“你说。”
陆海川期待地看着林秀秀。
他也想到了,就想等着林秀秀说出来,看是否和他不谋而合。
“要是有顾客想把自己的旧自行车放在咱们这里代卖,咱们能否接受呢?”
“当然可以啦!既然是二手车车行,咱们能卖当然也能收了。”
陆海川笑着应声,林秀秀果然和自己想到一块去了,两人真是越来越有默契了。
“是呢,正是这活,海川哥,顾大哥那边毕竟都是进口的自行车,就算是二手的,但是价格应该也偏高些,如果有二手的国产车肯定更有市场。”
“对,我们的货一定要全,要满足不同经济实力的顾客。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些附加服务,如自行车维修,零部件更换等。”
陆海川越说越有热情。
“太好了,海川哥,这些服务不仅能增加咱们的收入来源,也能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实度。”
说到这里,两人相视而笑,好像看到了海秀自行车行如火如荼地开起来了。
中午两人吃完饭,就又去竹艺馆了。
这回王芳也跟着他们一起去的。
竹艺馆里的客人还是挺多的。
陆海川把陈伟和王栋提升为竹艺馆的经理,陈伟主内主要负责产品的销售,以及营业员的管理,王栋则主外负责货源的采购,以及与供应商的联系。
这样一来,竹艺馆的日常运营就更加井然有序了,而且,后面一旦学校的课程忙起来,陆海川和林秀秀都不能来竹艺馆,那也不必担心竹艺馆会出什么纰漏。
这两天,陈琪和孙娴也慢慢熟悉了,干得更加得心应手了。
“海川,你们来啦!”
陆海川和林秀秀,还有王芳一走进竹艺馆,陈伟和王栋就高兴地迎上来。
“两位大哥辛苦了。”
“客气啥,这竹艺馆生意越来越好,我俩也能因此赚得更多不是。”
王栋直白说道。
“就是,这两天的销售额一直稳步增长。”
陈伟点点头。
“走,咱们到后面办公室去说。”
陆海川招呼他俩走进后面的办公室。
林秀秀和王芳两人则走向柜台,她们跟陈琪和孙娴一起去招呼顾客。
在办公室里,详细地询问了陈伟和王栋关于竹艺馆最近的经营情况。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把竹艺馆的近况事无巨细地汇报了一遍。
陆海川边听边点头。
“后面我要筹备开一个二手自行车行,顾大哥已经从深市那边给我找了货源。”
“好呀,这个肯定比竹艺馆还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