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再要改造老城区那就容易的多了”
虞恰卿疑惑道:“这法子好是好,就是我弄不明白您何必大费周章呢换了别人,我肯定是以为他想把新城区的地皮价格炒起来,然后吃瓦片捞一笔。可您的脾气秉性,我和荫府世侄都了解,您可不是那种钻到钱眼里的钱痨,吃瓦片的买卖您不会干既然您不打算在这里面赚钱,那又何必费这么大的力气建个新北京城”
柴东亮苦笑道:“还不是被那些学生们该闹的北京城的风气真的要改一改了,所以我打算大量从南方招收剩余劳动力来建设北京新城区“另外,我还想在北京新城搞出一个模范样板,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城市化进程”
“大总统为什么非要把农民弄进城里来呢在乡下种田不一样过活”吴锦堂不解道。
柴东亮笑道:“那你说,是城里的日子好过,还是乡下的日子好过9”
“自然是城里,哪怕是擦皮鞋、拉洋车都比在乡下种地赚的钱多”吴锦堂不假思索道。
柴东亮点头:“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不让农民进城呢中国耕地稀缺,农民种地养家糊口都困难,而且按照现在的发展势头,十五年之内,中国达到六亿人口不在话下滋生出来这么多的人,将来人均土地面积会更少,难道再搞一次土改不成只有让农民进城,变成工人、商人、厨子、木匠,让他们在城里找一碗饭吃,才能消化掉农村多余的劳动力“中国农村,有两亿人种田足够了,也只有两亿人或者更少的人种田,农民的收入才能增加,否则的话人多地少,无论他们再怎么精耕细作,还是受穷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城乡差距越大,国家越不安定”
虞恰卿叹了口气道:“大总统为天下人谋划的长远啊只怕天下人难以理解”
柴东亮也叹气道:“有些事情,只有咱们这一代人去做,才能做的成趁着开国不久,国家锐气正盛,大刀阔斧的去推进改革,才能避免中国历史上治乱兴衰的轮回,才能建成一个崭新的国家否则迁延日久,积弊重生之后,再想改革已经来不及了“大清不就是个例子”
虞恰卿连连点头,清末十年新政成绩显著,但是却因为迟迟不肯推进宪政的改革,把温和的立宪派硬生生雅到了草命党的怀抱,大清皇朝轰然倒塌。当最后关头,清廷忙不迭的推出十九信条,试图实行英国式的虚君立宪,保留皇家的最后一点威仪之时,已经没有人愿意听他们说话了。
吴锦堂插言道:“大总统,您要这两个亿做什么我看这么大的改扩建项目,两亿也是杯水车薪,钱还是太少了”
柴东亮笑道:“这笔钱拿出一个亿作为新城的启动资金,先搞一些娱乐场所和学校,自然就会有人愿意搬到这里居住了另外的一个亿,我想成立一个小额贷款银行,专门放贷给那些农村进城想做小买卖又没本钱的农民”
虞恰卿的脸当时就拉的老长:“大总统,借钱给他们还不是打水漂啊就算是不会打水漂,张三借两块,王二借三块,银行需要多少买办、跑街才能应付这许多人”
吴锦堂试探着道:“要不然这样好不好,这个小额贷款银行还是官办吧”
柴东亮的脑袋摇的像拨浪鼓:“官办肯定办不好就算这些官办银行的跑街、买办都是包公再世,清廉如水,照样也办不好银行吃官饭的怎么会肯用心经营买卖这样吧,我给你们一个优惠,这家小额贷款银行的年利息不得超过百分之十,不过十年之内,政府不征收你们任何的税费,这能弥补你们经营费用了吧”
俩人沉默不语,都不想接这个烫手的山芋。
柴东亮有些不悦:“阿德哥,荫府兄,小额贷款银行的成败,关系到国家城市化建设的成败,农民进城之后若是没有生计,必然会成为盗匪令城市的治安恶化,其丰的干系有多大,想必二位也都清楚现在咱们是一根绳子上的蚂炸,我要是垮了,恐怕对二位也不利吧”
响鼓不用重锤,俩人都听出了柴东亮对这个小额贷款银行的重视,也听出了话里威胁的意味。
柴东亮要是真的倒了,虞恰卿和吴锦堂的日子也确实不会好过
“也罢,要不我们就试试要是办的不好,大总统可不要怪罪啊”吴锦堂看看虞恰卿,俩人交换个眼神之后,异口同声道。
柴东亮坚决的摇头:“这个必须要办好,不要怕麻烦,不要怕利润低,没准十年之后,这个小额贷款银行,就是你们最大的财源”
俩人苦笑着道:“但愿如此吧”第三百三十七章拆出一个新中国下
北京城要修有轨电车的消息不脍而本这个洋抚意在十多年前就曾经出现过。,一九年的井候,清政府从德国西门子公司引进有轨电车数量,打算从永定门外马家堡直到崇文门修几条电车轨道,结果还没等建成通车就赶上了庚子国变。
义和团的师兄师姐们看到这种洋玩意顿时义愤填膺“,挑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本来就是他们的理想,到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去翻鬼子的火轮船他们做不到,在北京城拆几各有轨电车道路,砸烂几辆洋鬼子的乌龟壳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从那之后,有轨电车在中国各大城市大行其道,唯独在京城却不见了踪影。北京老百姓生活在天子脚下,自有一份天然的桀骜不驯,可偌大的京师首善之区连个电车都没有,确实有点寒颤。听说北京城准备修建电车轨道,老百姓翘首以盼,都想看看这个洋龟壳跑起来是什么样子。
不过,他们很快就失望了,规划中的电车不是修在四九城内的,而是在城外的西北方向,朝顺义、怀柔的方向修,更令他们惊诧的是,城外据说要修建最豪华的电影院、戏园子、跑马场、斗狗场、足球场。从山西、安徽、淅江、上海来的商人们一拥而上,拿着成打的银票挑着成筐的现银子,向京郊的老百姓购买土地。
北京城的百姓见多识广,一看就知道形式不妙,城外如果真要修建的那么漂亮,那城里的富户不搬走才怪呢京城的商人也加入了抢购京郊土地的队伍,原本无人问津的荒地价格直线上升,以前十块八块钱就能买一亩的“和”字号下等早田,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价格就已经打着滚的翻到上百块银元一亩,而且最近有价无市,那些泥巴腿子们也学精了,给多少钱都不卖。
京郊百姓心花怒放,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原先那些荒芜舟山坡地、盐碱地,现在都成了香饽饽,亩产不过百斤的“和”字号下等早田的价格,硬是超过了亩产四百斤的“天”字号的上等水田。
抢购土地的商人,一小部分是打算等新城区建设起来之后,在这里做买卖,大部分则是待价而沽,等着柴东亮的中央政府按照在安微、江西、奉天的旧例,用工业股票和土地债券来置换这些不毛之地。
商人的信息是最灵通的,当初芜湖、九江的地主,凭借着手中的土地换来的工业股票,各个都发了大财这次北京城大举搬迁搞这么大的动静,政府自然也要征收土地。这些人拿着用大笔现银子购买的地契,美滋滋的做着发财梦,睡着的时候嘴角都流着哈喇子。
中南海怀仁堂里笑语欢声,柴东亮和吴锦堂、虞恰卿吃的兴高采烈。
柴东亮从火锅里捞出一片羊肉,不停的赞叹:“这口外的羊肉真是好,一点腹味都没有,阿德哥、荫府兄,你们俩多吃点”
虞恰卿挑大拇指赞叹道:“大总统真是英明,提前两个多月放出消息,京郊的地皮打着滚的涨价,咱们当初五十块钱一亩收购的地现在值两百块一亩了”
柴东亮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