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偏不倚,执两用中孔夫子在两千年前就告诉国人,要保持中庸不要走极端。
可惜,熟读圣贤书的中国人,却偏偏没有这样的智慧,直到二十一世纪,妥协这个很中性的名词,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眼中,还是个带有浓重贬义的词语。
“都督,陈英士在上海宣布独立,沪军六十一团和青帮攻打咱们光华集团”高楚观人在门外,就大声的吆喝起来。
柴东亮腾的一声从椅子上蹦了起来,咬牙切齿的道:“这王八蛋还真打上门来了”
古德诺听说发生了大事儿,他作为江淮军在宪政方面的顾问,不方便参与这种军国大事,转身告辞。
柴东亮结果高楚观递过的一张白令纸,这是贺天寿从上海发来的电报。
西历一九一三年七月十八日,陈英士宣布上海独立,策动了原先沪军第六十一团叛乱,他带着青帮和六十一团攻打警察局和上海光华集团。方清雨提前在警察局安排了两个连三百多人,商警总队的主力则确保光华集团的安全。
“都督,江苏都督程德全宣布独立,孙文在上海发布讨袁檄文”
“都督,原广东都督胡汉民秘密潜回广州,和现任广东都督陈炯明联名通电,宣布广东独立”
“原湖南都督谭延闿宣布湖南独立”
“四川都督熊克武宣布独立”
“福建都督孙道仁宣布独立”
“袁世凯大总统宣布撤销孙文办理铁路建设事务的全权,悬赏十万银元通缉黄兴,悬赏五万银元通缉陈英士。”
一份份电报雪片般的飞进了军谘府,副官们跑的不亦乐乎,译电员的手指都敲麻了。
柴东亮冷笑道:“手脚都不慢啊广东、湖南、四川、福建四省加上一个上海,孙文的声势不小嘛”
“都督,六安州急电,河南悍匪白狼被孙文认为为豫军讨袁大都督,他带着上万的杆匪攻破了豫皖交界的光山、商城、光州三座城池,正在大肆劫掠,目前有大举进犯安徽的迹象,六安商民百姓请求都督迅速派兵加强防务”
柴东亮听完,先是沉默了片刻,怒极反笑道:“这还真邪门了,居然打到家门口了”
一群土匪居然摆开架势大模大样的要攻打安徽这真是叔叔可忍婶婶都不可忍了
第二百三十九章儿戏般的革命
第二百三十九章儿戏般的革命求月票推荐票
光州,又名潢川,以淮河支流小潢河过境而名。、这里是原是漕运的码头,交通便利,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咸丰朝之后,因为这里的土质适合种植鸦片,故此漫山遍野种满了罂粟。鸦片的巨额利润和水路交通的便利,令这个豫东南小城畸形的繁荣了起来。
这里是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地方,南靠大别山,东临桐柏山,匪患也成了这里千百年来难以医治的毒瘤。明朝末年,李自成打到了光州,架起二十门大炮轰击,城内死伤惨重,城破之后鸡犬不留,只有极少数的人逃到了山里才侥幸活了下来。到了清初,光州城内几乎是一片废墟,清朝从山东、江西、安徽迁移了大批流民,这里才重新有了人烟,直到二十一世纪,这里的老人还在流传着“李自成三洗河南九洗光州”的故事。
一个洗字道尽了多少辛酸和血泪,而这个小城竟然被李自成的贼兵洗劫了九次之多
而到了一九一三年,这样的命运再次降临到了这个与世无争的小城。这次来的土匪不是自称党项皇族余孽的李自成的贼兵,而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南宝丰县的“趟将”。
白狼坐在四人抬的滑竿上,翻着白眼看着手下衣衫褴褛的匪兵攻打光州城,两杆红旗左右分开,一面写着“豫军讨袁大都督”,一面画着一头狰狞的白色巨狼。白狼的眼睛白眼珠多黑眼珠少,第一眼给人的感觉仿佛是盲人,所以他早年有个绰号:白瞎子。
小时候他上过几天私塾,多少认的几个字,能写自己的名字,在杆匪中也算是难得了。光绪末年,他在巡防营吃过几天皇粮,大清朝吹灯拔蜡之后各地裁撤军伍,白狼也就回到了宝丰老家。其实他真名叫做白朗,因为河南流传白狼乱中原的传闻,他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白狼。
民国元年河南遭了大灾,可是河南都督张镇芳不但不救济,反而仗着是大总统袁世凯的表亲加剧了盘剥,民风彪悍的豫西地区顿时就沸腾了起来,仅仅在白狼的老家宝丰就拉起了十几个杆子。白狼也在家乡附近的舞阳县母猪峡拉起了一彪人马,他在军队呆过几年,对于行军打仗多少知道一些,所以在附近渐渐有了名头。白狼的胆子也够大,他绑架了宝丰县长的儿子,勒索到洋枪十杆子弹数百发,又扛起了“打富济贫”的旗号,将周围各地饥民纷纷收拢进了他的匪寨。
民国二年即西历一九一三年春天,白狼的杆子已经聚拢了三千多人,其中还有不少是拖着洋枪投效的官兵,白狼的声势大振。最开始的时候,袁总统听说白狼不过是一杆悍匪,只需派出少量军队即可一鼓荡平,何必大做文章。但他那不争气的表兄弟、河南都督张镇芳却接二连三地发来告急电,说这股悍匪声东击西,神出鬼没,官军被他们引得晕头转向,以至于本省兵力不足以追剿,要求袁世凯增兵协助。
这话倒也不假,白狼的军队时聚时散,飘忽无定,聚则成军,散则为民,令官军十分头痛。由于队伍混杂,耳目众多,白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