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24章 结局(完)(2 / 2)

只是裴子庸却道:“多谢世子好意,经过此事,子庸厌恶官场,不想入朝为官。况且,以我我现在的名声,也不适合再待在京城了。天下之大,子庸愿为山野之人,即使身为一介布衣,只要无愧于天地,安乐自足就好了。”

林昭没想到他竟是一个眼界如此开阔之人,他道:“既如此,那我尊重你的想法。你什么时候想离开了,我会让人给你准备好盘缠和行李,这个你就不要推辞了。”

“多谢。”

裴子庸是在三天后走的,林昭给他准备了一辆马车,亲自将他送到了城门外。

回来之后看到姜子延备了些礼,不知他要做何,于是问道:“你这是给谁准备的礼?”

姜子延道:“就是那个云南王府的小王爷啊,之前他不是让那个带着兜帽的人带了个消息过来吗,我想着这次他帮了我们大忙,总得要好好谢谢他的。所以就让陈管家帮忙准备了些礼物,准备等你回来一块登门拜访一下。”

林昭点点头,他最近忙的脚不沾地,这些事完全没想起来。

“多亏有你,那等会儿咱们就一起过去。”

云熠在京城的住处是一所园子,里面亭台楼阁荷塘翠柳样样皆有,景致十分不错。

此时的云熠正在院子里喂鱼,当听到云九过来说荣王府来人的时候他心里十分欢喜。

是不是小美人上来上来找他了?

这几日他天天翻墙过去找她玩儿,还给她带各种稀奇的小玩意儿哄她开心,可就是不见对他有个好脸色,为此云熠很是郁闷。

这会儿他心里激动,压根儿就没问云九荣王府来人是谁,而云九这个铁憨憨也没说。

于是云熠兴冲冲的到府门那接人的时候左看右看就是没看见小美人的影子。

姜子延觉得这个小王爷有些人好笑,这左看看右看看的是在找什么吗?

于是他问道:“小王爷,你可是在找什么东西吗?”

云熠不是太好意思问,但又没忍住,点点头,然后冲着林昭道:“世子,你今日出门怎么没带你的丫鬟来呀?”

林昭一愣,他身边何时有丫鬟伺候了?

不过他没有在意,以为对方是觉得像他们这种世家子弟身边都会有丫鬟伺候,而他身边没有,所以感到惊奇而已。

他道:“我不太习惯丫鬟伺候。”

云熠了然,怪不得小美人儿每天那么闲呢,原来是主子不太需要她伺候啊!

去了云熠府上感谢过他之后,姜子延和林昭便回了府中。

这几日事情也都处理的差不多了,林昭向皇帝告了几天假,在家里陪姜子延。

不过他并没有清闲几天,一个不好的消息传到了京城,北方开战了。

梁国借由他们的牧民被我大魏的士兵打死,开始了两国交战。

不过林昭估摸着大概率是因为得到了大魏内部的情报,知道前段时间太后、护国公以及武安侯被处斩的事情,想着大魏朝野动荡,这才发动了战争。

此一战还是发作于天门关,曾经烈阳军和梁国交战的地方,只是这一次再也没有第二个贺兰庭出现了。

皇帝震怒,梁国只是个小国,远远比不上大魏的国力,但梁国武装实力雄厚,所以与他们交战,大魏很容易吃亏。

但如今,朝中可以带兵打仗之人甚少,皇帝问有何人愿意主动请缨时啃的骨头。

最后林昭出列,举荐了京郊守备营的明威将军领兵出战。

张虬作为明威将军十分看好的潜力股,自然也跟着大军出征了。

这天门关,他本来就来过,曾经是作为斥候勘察敌情的。如今却是正儿八经的战场上杀敌的将士,好刀用在了刀刃上,他的优势也就一一体现了出来。

由于将士们怀着对当年烈阳军的崇敬,还有对梁国的厌恶,加上张虬在这一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判断军情的作用,与梁国交战的第一场他们险胜了。

开门红可谓让士气大振,而后一股作气,又对梁国发起了猛攻,将梁国围困天门关外的朔州城半月之久。

将士们在前方打仗,在这个紧要关头,又是护国公这个案子在前,谁都不敢再动粮草的任何主意。

大军粮草充足,将士们奋勇杀敌,这场战争倒是出乎意料的顺利。

战场上的军功是按人头算的,张虬一人从一个小小的护军校尉,军功蹭蹭的往上窜。

尤其是在最后一役中,替明威将军挨了一箭,差点命丧黄泉。

不过三个月的时间,梁国就被击退,派人往大魏送来了求和的书信,寻求议和。

大军班师回朝之后,明威将军亲自为张虬进了军功,张虬一下子就从六品的护军校尉变成了正三品的虎威将军,甚至皇帝还钦赐了他府邸,虽然地方不大,但好歹也是皇家所赐,十分有面儿。

搬家的那一天,前来恭贺他乔迁之喜的人不在少数,他拉着姜子延往前头一站,活像一个大老粗,扯着嗓门跟往来的宾客说道:“大家都看看啊,这是我延弟,跟我最是亲厚!以后在这京中,谁要是找他麻烦,那就是跟本将军过不去!”

这话□□裸的在向众人宣告这是他虎威将军罩着的人。

姜子延笑了,张虬还是那个张虬,有着一腔赤诚之心、对他真心以待的那个好大哥。

张虬其实自己心里清楚,这么多年走过来,如果不是延弟一直照顾着他,以他这毛燥的性子,恐怕还是当初那个穷困潦倒靠打劫为生的地痞混子。

今日他也算是出人头地了,这是他为数不多的愿意一辈子罩着的好兄弟!

边关之事尘埃落定之后,林昭终于抽出空来跟姜子延把成婚的日子定下来了。

只是两个男人成亲,还这般沸沸扬扬,在京城还是头一件。

不过他们也算是开了男男成亲的先河,所有的规矩礼仪后人们几乎都是按照他们如今的习俗定的。

喜服都是新郎服饰,主婚人请的明渊先生,上头坐着的高堂是荣老王爷和姜远,声势浩大,堪称是十里红妆了。

耽搁了这么些年,他们终于正大光明的向世人宣布,他们要在一起一辈子了。

红烛烧了一夜未曾停歇,屋里的吱呀吱呀声一直响到后半夜。

五年之后。

林昭早起前去上朝,周围的大臣们纷纷跟他打招呼:“首辅大人早。”

林昭点点头,“早。”

前几日内阁首辅梁大人告老还乡,皇帝力排众议,让年纪轻轻的林昭做了这个位置,成了大魏朝史上最年轻的一任首辅。

如今东宫已经有了太子,刚满四岁,皇帝便请了林昭去给他的太子开蒙,成了东宫的太子太傅。

一时之间尊贵非凡,可谓是荣宠至极。

在这几年里,工部主修的大运河已经修了三分之一,虽然劳民伤财,但朝廷采纳了林昭的意见,一如当初修路的时候,给徭役们足够的银钱补贴,而且管饭,大大的调动了他们劳动的积极性,这运河的进度都加快了不少。

至于姜子延,还是一心发展着他的生意。

现在他的姜记商行已经遍布天下了,尤其是江南一带,通过和朱秉良合作,成功打开了丝织品的市场,通过陆路和水运,将这些精美的丝织品运到北方来,生意发展得越来越红火,已然成为了天下第一首富。

今日休沐,首辅和首富两个人却都没有出门。

天气甚好,时至春日,莺飞草长,该是飞鸢探春的好时节,可是他们的屋子却大门紧闭,里面传来一些断断续续不太悦耳的声音。

姜子延扶着腰,“都什么……时辰了,不是说好……要出门……踏青的吗?”

“嗯,时间还早,等会儿再出门。来,换个位置。”

“你太过分了!”姜子延控诉道。

可惜并没有什么用,在这种事情上他向来没有什么发言权。

等到喂饱了某只狗之后,出门已是快到午时了。

阳光甚好,丝丝杨柳风拂面而过,姜子延扭头看向林昭,擡手挽住他的手,十指相扣,当真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