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13章(1 / 2)

没想到从宋桀那得知烈阳军一案居然是太后的手笔,要知道当年先帝还在世,她那时就已经有这么大的野心了。

林昭回想起在会心楼雅间外面看到的那个人影,担心道:“恐怕我和宋大人见面的事情已经传到太后耳朵里了。”

姜子延没想到太后的耳目竟然都伸到了他的酒楼里,“那这样我们岂不是更被动了?”

“不过事情还没那么坏,王府里守卫森严,而且几乎都是在这里服侍多年的老人,冯将军的事情太后应该还不知道。但是我们查武安侯的事情,就不一定了。”

“那太后会保武安侯吗?”

林昭笃定道:“不会。”

“为何?武安侯可是长公主的夫婿,那就是太后的女婿呀,她会坐视不管?”

“在皇家,重要的不是血脉亲情,而是至高无上的权利。她应该巴不得武安侯早点认罪,这样这件事就没人能察觉得出是她在背后推波助澜了,到时候死无对证,这件事就永远的过去了。”

姜子延没想到然后竟然是这么冷血无情又狠辣的一个人,丝毫不顾及她女儿的感受。仿佛给她女儿换个夫君是稀松平常的事。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你觉得武安侯手里有没有可以指认太后的证据?”

林昭其实也拿不准,以他来看,这武安侯如果不是被感情冲昏头脑,在他脑子清醒的时候,是个非常有智慧和手段的人。

这样的人除非是他自愿的,否则他绝不会轻易被别人利用。

而至于他手里有没有太后参与的证据,还需要和他当面交谈之后才知道。

那么问题接着来了,武安侯和他们现在处于对立面,压根不可能跟他们说实话,所以要想办法从武安侯嘴里套出话来。

至于宋桀建议的从长公主入手查起,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林昭道:“先让陈叔派人盯着长公主府还有武安侯府,主要盯着长公主的动向。至于武安侯,这个人这辈子的软肋恐怕就只有那一个,想要跟他谈条件,还在从这个软肋入手。”

姜子延瞬间就领悟了他说的软肋是什么,“你是说卫祈?可他不是已经死了好多年了吗?这个时候再提起他有什么用?”

“不,有用。最起码他不知道卫祈当年死的真相。”

姜子延明白了,“你这是想拿这个与他谈条件?我得提醒你一下,武安侯只要一接触和卫祈有关的事,那就是一个疯子,指不定会做出什么事来。”

林昭道:“这个我也知道,只能说情之一字,让人快乐,也会害人不浅。跟武安侯谈判这件事,还要从长计议。”

毕竟武安侯是导致烈阳军全军覆没的直接凶手,他身上的罪责是无论如何也推却不了的。

如果确信他手上有关于太后在背后谋划的证据,那么他们完全可以先拿着证据将事情捅到皇上那,让皇上先治武安侯的罪,在大狱里与武安侯谈判,告知他卫祈死亡的真相,出于对长公主的愤恨,他一定会说出关于太后的实情。

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确信武安侯手里有扳倒太后的罪证。

姜子延分析道:“如果我们想要确定这一点,那么从长公主下手,也许是个好方法。而且她是太后的亲女儿,从她入手的话,说不定还能查到关于太后的证据。”

与武安侯与太后都有关联的人,或者说都比较亲近的人,那绝对非长公主莫属。

“你说的对,陈叔已经让府上的暗卫去监视长公主的行踪了,看看会不会有什么意外收获。”

如今他们知道许大夫是宋桀的人之后也不再防备着他了,多亏了有他在,冯毅的情况逐渐稳定了下来,每日清醒的时间越来越长了。

现在整个荣王府暗中的守卫加强了一倍有余,围的跟个铁桶似的,就怕冯毅出什么意外,他现在可是烈阳军一案唯一的人证,万不能有任何闪失。

陈管家派去盯着长公主的人是王府的暗卫首领隐一。不仅隐匿功夫一流,刺杀的功夫也一流。

只是这件事不能着急,得需慢慢等待。

林昭在这之后开始忙着修建大运河的事情。他在工部任工部侍郎,上头有一个工部尚书,另外还有一个与他同职的工部侍郎。

修建大运河事关重大,很多事情都要商量着规划,不过好在有工部尚书在上头顶着,还有另外一个工部侍郎帮忙分担任务,林昭肩上的担子要轻松一些。

林昭这边忙着公务,姜子延则是忙着做生意。他的商业版图以京城为中心,开始向南延伸,姜记商行逐渐在大魏版图上片片生花。

一个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还没等隐一在长公主那边查到什么消息,姜子延这边倒是先出事了。

他在京郊外开的酒厂走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