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3章 准备(1 / 2)

姜子延本来只是看后山上的竹子比较多,取材方便,才决定用竹子造纸的。然而翻看了百科全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他准备先用麻和树皮做造纸。

百科全书上说的很清楚,竹茎结构坚密,竹竿纤维较硬,化学成分复杂,制作难度大,生产技术条件要求高,只有在积累了生产麻、树皮纸的经验,掌握了较高生产技术之后,才能生产出优质的竹纸。

而他现在还是个造纸小白,将理论付诸实践的第一步还没有做到。

用麻和树皮做纸的过程要比用制作要方便快捷一些。

不过制作过程中,除对原料、水质有严格的要求外,还需要一套复杂细致的制造工艺。采用发酵、制浆、浸泡、灰掩、蒸煮、洗净、漂白、打浆、水捞等多道工序,经过多个操作环节才能制成。

他需要制作大量的纸,所以这是一个不小的工程。还好他的百科全书对这些步骤都有详细的记载,他只要按部实施就可以了。

年前手套小作坊结束后便没再让他们上工了,毕竟冬天过去之后就是手套的淡季。

而且手套的制作方式过了那一阵热度之后也不再是什么秘密,难保这些村子里的人不会自己制作之后卖出去。

清平镇这个地方说大不大,现在并不是大肆扩展手套制作规模的好时候,所以姜子延把手套小作坊关了,刚好他租的那个院子空置了下来。

平安村的那几个年前做手套的妇人们一听说年后不能来上工了,纷纷感到惋惜。但她们也清楚,冬天过去后手套也不是什么热销的产品了。姜子延做出这个决定也是情理之中的。

好在之前做手套的时候,她们已经赚到了一笔钱,对于姜子延还是充满了感激的,只盼望着下次有什么活还找她们。

原先的大院子空出来之后,姜子延便将这里暂时作为造纸的地方用了。

本来他是准备在县城附近租个大院子的,毕竟张虬那些人不在清平镇这边住,在县城那边造纸的话他们每天去做工也方便。

可等他再去县城租个院子,收拾一番,再将造纸所用的东西运过去,时间上又得耽误一阵子,姜子延想了想,决定跟张虬他们商量一下,看看他们愿不愿意随他来清平镇。

于是没过两天姜子延又去了奉阳县,这次他没有雇车夫了,而是租了辆马车让青山帮他驾车去的。

路上走的都是官道,所以用时比较长,等到的时候都已经中午了。

他直接去了张虬他们住的地方,敲门进去后老兵们看到他都十分热情。

他环顾了一下四周,没看到张虬,旁边一个走路有些跛的青年解释道:“张大哥出去上工还没回来,郎君吃饭了吗,还没吃的话,可以坐下一起吃。”

多亏了姜子延上次那二十几两银子,他们这几天的生活还好,每顿饭都能吃饱。

姜子延点点头,道:“还没呢,好啊!”

这个跛脚的青年他见过,就是上次张虬打劫他的时候站在张虬旁边的那个有几分阴沉沉的人,只是这次他好像变了个人,看着没有之前阴郁了,好像重新燃起了希望。

青年给他端来了一碗清面,白花花的面上面卧着一颗荷包蛋。

姜子延接过面,道:“怎么称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