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37章 临安(1 / 2)

“咦,林大哥要去滇南?”

林隽点点头,没有多说。甄家那边查出来滇南可能有偷采私矿的问题,牵连到南安郡王一系,文烁需要一位机灵靠谱的臣工过去秘密查探一番,看来看去只有林隽符合。

宝玉识趣的没有多问,他看着林隽俊逸的侧脸,不由得出神:若自己也能似林大哥那般优秀就好了。

他去牢里走一遭后能明显感觉到家人对他犹如瓷器一样愈发小心翼翼了,不需要他做事养家,祖母对他的期待降低到只要他好好活着。没了父母敦促他上进,宝玉竟迷茫起来,日后该怎么样呢?

建宁十九年来了。

这年二月,户部印发了十八年各省税粮统计表,朝中官员人手一份。只见统计表以柱状图罗列,甚至贴心的列出十七年的税粮收入作对比,可以说分外的清晰明了。

官员们纷纷侧目:老卫头搞数据愈发疯魔了,弄这一出对比太惨烈了,叫那些穷省脸上怎么挂得住?

卫尚书捋着胡须笑呵呵道:“这是本官从林郎中那里学来的,是不是一目了然?哈哈,为了叫你们这些老头子看清楚本官可是特意用了最大号字体哩。”幸好天方数字简单不占地方。

同僚们:哼!

嘴上觉得卫尚书搞没必要的花活,但谁还没个好奇心了?以往只有户部才能看到的数据现在摊开在众人面前,他们可要好好瞧一瞧到底哪些省在拖后腿。

这一瞧就被粤省吸引住了眼球,无他,代表粤省的柱状就跟吃了灵丹妙药一样比十七年长高一大截。在别人所增有限时突然冒出来个狂奔的,它就显出来了。

啧啧啧,粤省以往普普通通,去年到底是做了什么?

一看:其他几州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唯独琼州府鹤立鸡群,一骑绝尘。从以往的贫困州一跃成为全粤最肥的州府,农税还罢,商税一拦后面缀着的那一长串数字刺瞎了一众官员们的老眼。

众人面面相觑,简直快要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再看看:大钱两千四百七十三万文,银十一万三千两,约合十三万七千两。

有点厉害了,要知道文朝去年商税拢共不过五十万两,除了京城几个工坊外就属琼州占比最多了。

对琼州现状不知情的官员怀疑的看向卫尚书:“大人,琼州缘何收上来这般丰厚的商税?莫不是琼州知州盘剥太过?”

文朝商业税三十税一,算是很宽松的。若是琼州知府为了面上好看盘剥重税,他高低得参他一本。

卫尚书眯眼:“秦大人不放心咱们清吏司么?我们早核查过了,琼州府并无夸大。”

秦大人还要说什么,与他交好的陶大人扯了扯他的衣袖,“老伙计,依我看琼州确实富起来了。”

“怎么说?”

另有一名官员加入讨论:“这两年流行于京中的水果罐头和玻璃,你们不知道那是琼州弄出来的么?”

“水果罐头还罢,玻璃的利润才是大头。”陶大人拢袖唏嘘不已:“那么一小块镜子就能卖上二两银子,听说还有那样等身高的穿衣镜呢!啧啧,老夫都不敢想得是多少钱的高价,恐怕与抢钱也不差什么了。”且这穿衣镜还难买得很,琼州的船一到运河码头就被各大等着的世家抢光了,轻易流不到外面来。

只普通人家也买不起那个,家里要是能置办一面梳妆镜就算得上体面人家了。陶大人能知道得这么清楚还是因为家里有一个爱美的老妻,咳,不得不说玻璃镜确实照得人纤毫毕现,他袖里带了一块巴掌大的以便随时查看自己的仪容,这段时间看着清爽不少哩。

“原来如此……”秦大人算术学得好,掐指一算,惊道:“照这个商税数目琼州去年少说得卖出三百多万两的东西!这怎么可能?”便是全大文都去买那个什么镜子才能卖出这么多罢?但大文不可能有那么多富人。

琼州到底是怎么搞的?

他因为太过震惊声音都变得尖利起来,“三百多万”在空旷的公事房中回荡,引得一众老奸巨猾的同僚侧目。

“嘘,小声些。”陶大人在这方面了解的比他多,悉悉索索道:“光靠咱们大文的市场是卖不出这么多,但琼州靠海,这几年海贸兴盛……”陶大人给他一个“你懂得”的视线后拍了拍秦大人的肩膀:“老秦呐,专注眼前虽好,但咱们也要多看看四周嘛。”

顾平在秦大人喊出“三百万”后就垮了脸,他知道的内幕更多。毕竟李茂当初是他一手弄到琼州的,当日丝毫不放在眼里的小崽子如今弄出这么大动静,他岂能不打听清楚?想到这里顾平心里郁气上涌,李茂弄出这些背后还不是林元卓那贼子支招!该死的林元卓,他本意是削弱这小子的势力,没想到转一圈反倒叫他更添羽翼了。

琼州罐头工坊和玻璃工坊都属于大文的产业,税收只是小头,实打实的利润才是大头!这一大笔银子同京城其他工坊一样,另外做账后已经入了国库了。没看到卫老头愈发红光满面?如今的国库恐怕是立朝以来最富足的了。

顾平多方打探,李茂兢兢业业的搞出这么多钱还真就一点没往兜里揣。这几个小崽子一副清清白白的样子碍眼得很!就显着他们会做清官呗?

哼!顾平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李茂在琼州待了足有三年,该挪动挪动了。

他会上折给李茂“升职”的。

至于林隽那边……顾平面色凝重。屯田司经过改制后这两年颇做出了些成绩,据他所知去年武清卫那边的味精工坊产能再创新高,收入亦是达到一个不菲的数目。

连他都不得不承认林隽贼子在搞经济上有一手,按照文说的尿性恐怕又要给这小子升官了。

顾平眼底一片晦暗,有这小子在,他家季同什么时候才能绽放应有的光彩?

黛玉过完十三岁生日后,去往海外的商船又一次回归了。

文烁将林隽卫尚书都叫到宫里听随船的负责人汇报情况。负责人姓阮,在海上漂泊几月脸上全是风霜的痕迹。但这位阮大人却丝毫不觉得疲惫,双眼放光,滔滔不绝的讲述:“陛下,要不是亲眼所见我根本不敢相信咱们的商品这么抢手!”

他骄傲的比划:“要不是我们控制,还没出马里国就要被抢光了!”马里国的大商人捧着金子眼也不眨的买买买,让他叹为观止。

“尤其是味精,那可真是个宝贝哇!被那些夷人称作什么‘来自东方的神国礼物’!为了买上这东西甚至有两个家族操起□□火/拼!”阮大人想起夷人尝到味精滋味后惊为天人的模样,面上又是得意又是嫌弃,夷人也忒没见过世面忒肉麻了!

还不要脸,明明是他们大文发明出来的东西,安到什么狗屁“神国”身上是什么意思?阮大人傲娇的哼了声,要不是他们钱给得大方他都不想卖的!

“林大人,味精的订单都装满一大箱子了,咱们今年预计有多少产量?”阮大人目光炯炯的对准林隽,挥手:“你们尽管做出来,不愁卖!”

林隽拢袖:“放心,咱们今年就开分坊,保证多多的生产。”

他哥俩好的拦着阮大人悉悉索索道:“我们还有一样好东西,听说海外诸国没有咱们这样成体系的大夫?我等分外担心海外人民的生命健康啊。”

阮大人见他说得跟真的似的,不禁竖起大拇指:论颠倒黑白还得是林郎中。

林隽眯起长眼笑得好似一只狐貍:“咱特意弄出一样消炎杀菌的药品,为缺医少药的海外人民送去温暖,一瓶只需这个数……”

卫大人见了瞪大眼:“是否有些贵了?”

阮大人却不觉得,海外有钱人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