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57章 火去神留(2 / 2)

苏小棠望着他眼底的关切,忽然想起方才在房里,木牌贴着心口时的震颤。

那些被她压在灶灰里的疑问,此刻全顺着心跳涌上来:母亲临终前的话,老厨头说的\"像有人念咒\"的火候,还有金文消散时那股从骨头缝里钻出来的热流......

\"我在想,\"她攥紧了袖口,指节泛白,\"我是不是......注定要和火纠缠一生。\"

陆明渊的瞳孔微微一缩。

他伸手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指腹擦过她耳后那道极浅的疤——那是七岁时替嫡姐端汤被推搡,泼了半锅滚水留下的。\"若真是命中注定,\"他低笑一声,指腹在她手背上轻轻一按,\"那就别怕它。\"

他转身从书案最里层抽出个羊皮封套,封蜡上印着\"内廷司\"的朱红官印。\"这是你母亲当年在宫中留下的旧档,\"他把封套递到她掌心,\"前日我让暗卫翻查内廷司的火漆密卷,发现二十年前有位'棠火夫人'为皇室供奉膳食,记录里夹着半枚木牌拓印——\"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她衣襟处微微鼓起的轮廓上,\"和你那块很像。\"

苏小棠的指尖在封套上发颤。

她能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一下下撞着肋骨,像要撞开什么尘封的门。

陆明渊轻轻掰开她攥得发紧的手指,将封套塞进她掌心:\"我让人抄了副本,原档还锁在内廷司的金柜里。\"他的拇指摩挲着她掌心的薄茧——那是常年握锅铲磨出来的,\"想看就现在看,不想看......\"他笑了笑,\"我陪你收着。\"

苏小棠深吸一口气,指甲掐进羊皮封套的边缘。

她解开绳结时,封套里飘出股陈年老纸的霉味,混着点极淡的檀木香——和母亲临终前怀里的味道一模一样。

泛黄的纸页展开时,她的呼吸突然一滞:第一页右上角,用朱砂笔写着\"棠火夫人·隐厨卷\"七个小字,字迹清瘦刚劲,像极了母亲从前教她识字时握笔的模样。

\"隐厨......\"她轻声念,喉间发哽。

信中记载着这位\"棠火夫人\"专为皇室烹制\"忌膳\"——那些因忌讳不能出现在明面上的膳食:比如皇帝咳血时要避红,她便用冬瓜雕成红梅配燕窝;太后厌油腻时要避荤,她便用菌菇熬出比鸡汤更鲜的素羹。

每道菜旁都画着简笔图,苏小棠一眼就认出,那是母亲教她认食材时在灶灰上画的手法。

纸页翻到中间,一张薄如蝉翼的丝帕飘落下来。

苏小棠拾起来,丝帕角上绣着朵极小的棠花,花瓣边缘已经磨损,却还能看出针脚的细腻。

她将丝帕按在鼻端,竟还能闻到点焦糊的烟火气——是灶房里柴火刚灭时的味道,和她每日下灶后衣襟上的味道一模一样。

\"小棠?\"陆明渊的声音从头顶传来。

她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经坐在了书案前的木凳上,泪水滴在纸页上,晕开一团模糊的墨。

他蹲下来与她平视,温凉的手指替她拭去泪:\"可是想起什么了?\"

苏小棠摇头,又点头。

她想起七岁那年,母亲在破庙教她烧火,说\"火是活的,要哄着它\";想起十二岁在侯府柴房,她偷偷把母亲留下的旧围裙系在腰间,被嫡姐看见骂\"庶女也配学厨\";想起第一次用\"本味感知\"时,眼前浮现的不是灶神,是母亲举着汤勺对她笑,说\"小棠的手,天生该握锅铲\"。

\"这丝帕......\"她把丝帕递到陆明渊面前,声音发哑,\"是母亲的。

我小时候见过她叠在包袱最底下,说'等小棠能掌勺了,就给你'。\"

陆明渊接过丝帕,指腹抚过那朵棠花:\"所以'棠火夫人'不是封号,是你母亲的代称。\"他将丝帕重新包进纸页里,\"信里还说,隐厨的传承有个规矩——\"他抬头看她,目光灼灼,\"每代隐厨的信物,是半块刻着'承火'的木牌。\"

苏小棠猛地抓住他的手腕。

衣襟里的木牌突然烫得惊人,像是呼应他的话。

她扯开衣襟,将木牌掏出来,与信中夹着的拓印比对——拓印上\"承火\"二字的刻痕,与木牌上硌手的位置分毫不差。

\"原来母亲说的'承火之命',\"她望着木牌上被岁月磨圆的边缘,喉咙发紧,\"是隐厨的使命。\"

窗外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音,\"咚——咚——\"敲了两下,已是二更天。

陆明渊起身替她拢了拢被风吹开的衣袖:\"时候不早了,明日我让陈阿四去内廷司借原档。\"他指了指她手中的信,\"先看这些,别累着。\"

苏小棠望着他转身要走的背影,忽然开口:\"阿渊。\"

他顿住脚步,侧过脸时,烛火在他眼底跳了跳:\"嗯?\"

\"谢谢你。\"她攥紧那叠旧信,木牌和丝帕都压在纸页上,\"不是为了这些信。\"她笑了笑,\"是为了......你总在我要慌的时候,递来一盏灯。\"

陆明渊望着她,目光软得像春夜的雨。

他走回来,轻轻将她垂落的发丝别到耳后:\"我原说要做你的后盾,\"他的拇指擦过她湿润的眼尾,\"可现在倒觉得,\"他低笑一声,\"该是我跟着你,去看你要烧的那把火。\"

他替她把信收进檀木匣,上了锁,钥匙塞进她掌心:\"想看就随时开,不想看......\"他指腹蹭过她掌心的钥匙齿痕,\"我替你收着。\"

等陆明渊的脚步声消失在廊外,苏小棠重新打开檀木匣。

她翻到信的最后一页,发现最底下还压着张更小的纸,边角被撕得毛糙,像是从某本账册上硬扯下来的。

上面用草书写着几个名字,最末一个是\"苏月白\"——母亲的闺名。

名字旁有行批注:\"隐厨苏月白,掌'棠火',二十三年冬月因私传技艺,逐出宫。\"

苏小棠的手指停在\"私传技艺\"四个字上。

她想起母亲临终前塞给她的木牌,想起老厨头说她\"烧火像有人念咒\"时,母亲躲在柴房外偷偷抹泪的模样。

原来母亲被逐出宫,是因为把隐厨的本事传给了她这个女儿?

她望着窗外渐白的天色,将信重新锁进匣里。

衣襟里的木牌还在发烫,可这次她没觉得不安,反而有种滚烫的力量顺着血管往上涌——像极了当年她在御膳房用\"本味感知\"逼退馋虫精时,从骨头缝里钻出来的热流。

\"原来我身上的火,\"她摸着木牌上\"承火\"二字,轻声道,\"不是灶神的,是母亲的,是隐厨的,是......\"她望着案头的汤勺,晨光落在木柄的指痕上,\"是我自己的。\"

她站起身,推开书房的窗。

晨雾里飘来灶房的烟火气,是小徒弟们开始烧早膳了。

苏小棠深吸一口气,那股熟悉的焦香混着晨露的凉,直往肺里钻。

她忽然想起信里提到\"隐厨\"二字时,后面跟着句被墨点染脏的话:\"隐于灶火,承于......\"

风卷着晨雾扑进来,吹得纸页哗哗响。

苏小棠望着被吹开的信页,目光落在\"隐厨\"两个字上——那两个字的笔画里,似乎藏着母亲当年没说完的话,藏着她血脉里那把一直没烧透的火。

她关上窗,把檀木匣抱在怀里。

晨光透过窗纸,在她脸上镀了层金边。

苏小棠望着案头的汤勺,忽然笑了——原来她找了这么久的答案,一直都在她手里,在她掌勺时的火候里,在她尝得出本味的舌尖上。

\"明日,\"她对着窗上的晨雾哈了口气,用指尖画了朵棠花,\"该去问问陈阿四,内廷司的隐厨档案,藏在哪个金柜里了。\"

而她没注意到,檀木匣里的旧信最底层,那张被撕下来的账册残页上,\"隐厨\"二字下方,还有半行被墨渍盖住的小字:\"......承于庶女,火不灭,技不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