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一口碧螺春,沈蘅笙拂了拂自己的衣袖:“马上就到了太子的生辰,诸位皇子定然都会送给太子贺礼,我们这时便可”
之前巴陵王很是喜欢来到春香楼,自己很早就见过巴陵王,年少轻轻,但是格外的迷恋临涣,曾经为了临涣甚至流连青楼三天三夜。
这件事情还要临涣出手才行,如果能够让临涣吹吹风,想必巴陵王不是问题,只是现在自己必须跟萧衍谈一谈,这件事情自己不能够不明不白就当一颗棋子。
点点头,这件事情虽然冒险,但是值得一试,如今整个朝中唯有太子萧长懋与竟陵王萧子良,还有鱼复候萧子响乃是朝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这几个人断然是不能轻易的招惹。
但是为了找人,必须深入这三个人其中的一个,如今既然命运悄然让萧衍买回了沈蘅笙,又让沈蘅笙进入太子府,这对于二人来说都是非常巨大的一步。
沈蘅笙走到桌案的面前,文房四宝皆是摆好,给临涣写了一封信,让逢九带过去,逢九将信放在自己最为贴身的位子,以防止有人发现。
最近建康城十分的热闹,作为文惠太子萧长懋的生辰,皇上格外的注重,因为萧长懋近年来都是因为母后的逝去而伤心过度,身体一直不大好,萧赜希望借着这次生辰,能够洗去污秽,让太子的身体好起来。
近日来,传说太子府之中每到夜晚便是传来哀哀怨怨的叫声,缠缠绵绵似梦似幻,原本便是思母异常的太子,听到了这个声音怨恨悱恻如幽冥鬼神,抑扬顿挫似戈伐纵横,便认为是自己的母妃回来,心中有所说却又说不出来。
传言很快就传入了武帝的耳中,一听到这种事情,武帝的心中一惊。下令不少的人在太子府之中驱鬼,然而太子似乎很是抗拒,为此身子越发的虚弱,不绝的传言和太子的身体,成为武帝心中一个巨大的担忧。
如今武帝继位之后,实行仁政,不仅国泰民安,开创了永明之治,也算是颇有建树,但是自己的这个儿子的身体成为了最近武帝心中挥之不散的一个隐患担忧。
自己终究有一日是要驾鹤仙去的,到那个时候,整个国家是要交给太子的手上,想到此,心中不由得更加的担心。
这一日,武帝穿着便服来到太子的府邸,一进门,看见萧昭业竟然在读书,武帝十分的高兴,自己一直没有想到自己的孙儿如此的上进,于是招招手,让萧昭业来到自己的身边:“最近都在读什么书啊?”
“回皇爷爷,最近在读四书五经,还有诸子百家,偶尔也看看《晋书》。”萧昭业没有想皇爷爷会来,所以一时之间有些紧张。
听到了萧昭业的回答,似乎十分的满意,萧赜摸着自己的胡子:“那爷爷问问你,儒家之中讲君君臣臣,你可知道这可是何意?”
还以为皇爷爷会提出很难的问题,萧昭业似乎很是自信的拿着自己的手中的书籍,思索了一会说道:“儒家思想分别分为六徳(智、信、圣、仁、义、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乃是伦理纲常,不仅在治国乃至孝道都是崇尚尊卑的理念。”
自己的孙儿年纪小小,倒是对于儒家思想了解不少,也难怪,太子十分的重孝道,所以才导致身体不好:“那你说说,这个儒家思想究竟是如何运用到治理国家之上?”
“礼乐崩而周朝卒。”萧昭业偷偷的望了一眼皇爷爷,看见萧赜似乎很是鼓励的眼神,继续说道:“孔子提出君臣父子伦理纲常,其实对应的也是礼乐,无礼则不成方圆,国家如果没有立法就会打乱,父子如果没有立法,则会败坏道德,所以儒家思想的运用则是在礼乐之上修建整个国家乃至社会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