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衍一下子坐下来:“楚王由此就被迷惑了,一下子就背叛了六国的同盟,没有想到张仪狡猾啊,竟然之后就不再出来见楚王,楚王以为自己和齐国断的不干净,竟然派人前去辱骂齐国,这下次算是和齐国决裂了。”
“自从张仪游说了出国之后,楚王久久都没有见到秦国许诺的三百里地,只是张仪命人给了自己的户邑三里,楚王一下子生气非常,大举进攻秦国,但是没有想到原本的齐国和秦国一同灭了魏国,由此一代诗人随着国家同沉江河。”沈蘅笙由得十分的感叹,芝兰诗人屈原就这样的拭去了。
屈原身沉汨罗江,由此才有了后世的端午节,为了纪念这个爱国诗人,所有的人都会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楚国虽然亡了,倒是给这个诗人留下了千世的美名。
见到沈蘅笙说道屈原的时候,脸上由讲到苏秦和张仪对抗的一股的激动之情,转变为了沮丧,萧衍不禁安慰:“毕竟屈原身体虽然死了,但是永远活在了人民的心中,你看一旦到了端午佳节,上至皇宫,下到民间都是纪念屈原的。”
听到萧衍这样说,沈蘅笙脸上这才回转了笑容:“是啊,人毕竟都是有一死的,能够为国家身先士卒,我想也是灵均的心愿所致。”
转头看着萧衍,原本心中对于萧衍最近一段时间看着自己的眼神有些奇怪,想要开口问出来,但是最后还是摸了一下子自己的脸,摇摇头,没有问出口。
两个人继续相谈了片刻,萧衍这才离开,这一次萧衍离开的时候,第一次在屋外回转了身,看了这个梅兰小院很久。
少帝最近越来越放肆,太后常常管束少帝,但是少帝不仅不听,还会直接躲开,继续自己的行为,为此太后王凤珍终日不离开佛堂,希望少帝从此能够改邪归正,但是少帝没有一点好的迹象。
这一天太后王凤珍已经病倒了,所有的大臣前来看望,太后只是不停的叹息,一门心思的玩着自己的东西。
不禁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这个刘宋江山如今看来真是不知道怎么办了,萧道成看了一眼小皇帝,心中更加的认为自己必须给举兵反抗,不然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相对于袁粲的过于乐观,自己可不认为一个人的个性是这么的容易的改变的。
萧道成回到自己的府邸之后,召集了自己的心腹,商谈举兵的事情,心腹说道:“我们可以到广陵举兵起义,然后让萧将军的儿子萧赜的郢皱的兵在京口会合,最后会合完成一同直捣京师。”
这个计策有些冒险,萧道成背着思索了良久,心中暗暗的权衡着,自己要是真的到了广陵举兵,与自己的儿子郢州的兵会合,首先距离太远,其次如果其中发生变故就不好了,何况举兵的借口是什么?
这一切的事情还有很多需要解决,萧道成原本想说试一试,如此在心中一番的权衡取舍下来摇摇头:“如此到了广陵举兵,到底不妥,还是再考虑一下。”
最近萧道成都在思索如何才能够让自己比较容易的举兵,不用受到这么大的伤害,这一天萧道成在酒馆之中喝酒,不禁看到了萧衍和沈约二人也在此,原本是想要打招呼,但是最后还是安静的走到自己的座位之上。
只见萧衍似乎在高谈阔论,而沈约则是侧耳恭听,讲的正是秦国和楚国的故事,萧道成倒是听出了一点的趣味,只见萧衍正是讲的张仪如何利用连横之法破了苏秦的合纵之术,从而使得秦国一统天下奠定的基础。
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个侄子平时都是不怎么出来,说的话倒是颇令人深思,如果自己自用连横之法,那么这个连横的对象是谁?
萧道成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自己的两个在朝中的心腹,一个便是行青、冀二州刺史的刘善明和东海太守恒荣祖,如果自己能够联合他们利用北魏对于刘宋的威胁,从而让北魏对刘宋发动一些攻击,这样整个朝廷的注意力便到了边境的身上。
那么自己再举兵岂不是容易多了,想到这个注意,快步走回自己的府邸,命自己的下人赶紧通知行青、冀二州的刺史刘善明和东海太守恒荣祖,命令他们二人在初秋时节的时候,利用一切方法惊动北魏。
很快刘善明和东海太守恒荣祖就接到了通知,思索了良久,住的主公的这个做法太过于危险,如今刘宋江山必将亡,小皇帝所作所为人人皆知,想要有志之臣再为刘宋效力就难了。
刘善明和恒荣祖回信说道:“刘宋江山行之将亡,小皇帝的残忍行为和朝廷之中的惶恐的局势,宋朝将要亡了,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应当静以待之,不宜远离京师。惊动北魏,实乃无助之事,倒时候只怕是招来祸害。”
接到了刘善明和恒荣祖的信之后,萧道成反复的思索,当初心腹说要远离京师,自己也觉得不妥,如今自己原本想要利用北魏来吸引朝廷的眼线,现在听了这一番话,倒是有些犹豫,自己的决定究竟是不是对的。
这个时候萧顺之和次子萧嶷也认为此事不妥,萧顺之走到萧道成非得面前:“如今真的要是如同哥哥所说,到时候北魏却是吸引了朝廷的注意力,哥哥起义成功,但是北魏知道了刘宋江山如此不稳,定然会加大兵力,哥哥虽然起义了,最后的成果怕是要落入北魏的手中。”
“对啊,北魏一旦知道了这些事情,不会轻易的放过这个机会,一举上前,攻占了京师,倒时候我们就是真的亡国了。”萧嶷有些担忧的说。
听了自己的族弟和儿子的劝谏,萧道成无可奈何的叹了一口气,坐在椅子上面:“既然如此,暂且听了刘善明和恒荣祖的,暂且留在京师,静待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