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6章 壹(46)一更(2 / 2)

心里有了底,兄弟俩回家时就轻松了许多。

等到三月十五会试放榜,贾琏考中了前十,贾珠也进了前三十。

以他们的年纪来说,这个名次真的很高了,排在他们前面的,基本上都是二三十岁的人,像他们这样二十岁以下,还排在前列的,真是罕见。

自然的,兄弟二人就引来了注目。

有心人一查,兄弟俩都成了亲,兴趣就没了大半。

不过还是有人盯上了兄弟两个,想要拉拢他们。

一般来说,过了会试,就等于考中了进士,尤其是排在前五十的贡士,最次都在二甲进士之列。

除非出什么意外,才会让前五十的贡士,只得个同进士。

殿试在四月二十一,于紫微宫宣政殿举行。

考期一日,日落出宫,三日后放榜。

从宫中出来,贾琏和贾珠如释重负。

该做的他们都做完了,如今能拿到什么名次,也只能静待结果。

回到府里,兄弟俩各自回屋。

“二爷回来了?我叫小厨房炖了汤,可要喝点?”王熙凤帮贾琏解了披风,关切的问道。

贾琏握住王熙凤的手,在桌边坐下,“娘子的心意,怎能不喝?”

闻言,王熙凤笑了笑,吩咐丫鬟将汤端来。

“你不问我考得怎么样?”贾琏问道。

王熙凤笑道,“我相信二爷。”

“惯会说些讨巧的话。”贾琏轻笑。

王熙凤笑而不语。

这时,丫鬟将汤端了来,贾琏端起碗,摸了摸碗的边缘,并不烫,可见是特意吩咐过温着的。

一碗汤喝下肚,贾琏觉得胃里好了许多。

三场考试,虽然每场只在贡院里歇一晚,但却要提前一天入场,也就是说要吃两天的干粮,即便有随身空间,贾琏也不可能进空间吃东西。

因此,贾琏可是实打实的吃了好些天的干粮,即便能回家住一晚,也没什么用,嘴巴里只剩下干粮的味道。

这一碗汤,倒是让贾琏感觉自己的味觉活过来了。

殿试已经结束,贾琏便也不再日夜泡在书房里。

晚间用饭的时候,众人一块儿去了荣庆堂,陪老太太一起用饭。

“你爱喝鱼汤,我帮你盛一碗?”贾琏凑到王熙凤耳边,低声问道。

他们是孙辈,不用伺候老太太用饭,要伺候老太太的,只有邢夫人和王夫人。

因是在老太太院儿里用饭,王熙凤虽然在老太太跟前受宠,但在吃饭的时候,却也不敢肆意。

倒是贾琏,比她要自在许多。

王熙凤见贾琏要替她盛汤,心中一甜,自然不会拒绝,给贾琏泼冷水。

只是,等贾琏一碗汤端过来,王熙凤却闻着味儿有些反胃想吐。

平日里闻着色香味俱全的鱼汤,今天闻着却叫人格外不适。

但这也是贾琏的心意,王熙凤只得忍着反胃喝了一口,还没咽下去,就呛了一下,不住的干呕。

这动静有些大,将正在吃饭的众人都惊住了。

“这是怎么了?”贾母看了过来,问道。

贾琏也被王熙凤剧烈的反应给搞蒙了,“我也不知道啊,凤儿喜欢喝鱼汤,我就给她盛了一碗鱼汤,她刚喝了一口,就开始干呕。”

这屋里好几个生养过的人,闻言立刻就反应了过来。

“莫不是有喜了?”李纨轻声道。

边上伺候的王夫人表情扭曲了一瞬,但很快就掩饰了起来,低下头怕被人注意到。

而这个时候,谁还有心思去看王夫人的表情?都去关心王熙凤了。

贾琏听了李纨的话,也恍然大悟,“应该是,我这就叫人请大夫过来。”

原本贾母还说拿她的名帖去请太医来,一听贾琏的话,想起贾琏那个住在后街的大夫朋友,就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那位秦大夫的医术,是真高明。

贾母也是几十岁的人了,当然不会觉得天底下最好的大夫都在太医院。

甚至,有些神医总有怪脾气,还偏偏就不愿意去太医院这个地方遭罪。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高手在民间。

贾琏吩咐琉璃去请秦项明,又扶着王熙凤去了偏厅,这边是贾母的院子,屋里女眷又多,当然不能让秦项明进这里来。

没一会儿,秦项明就请了过来。

比起太医院的太医,住在后街的秦项明自然来得更快。

一番诊脉,秦项明笑着恭喜贾琏,“看来公子这是要双喜临门了啊。”

今日贾琏刚考完殿试,中进士是板上钉钉的事,如今新婚妻子又有了身孕,那可不是双喜临门?

闻言,众人都明白了秦项明的意思,纷纷恭喜贾琏和王熙凤。

作者有话说:

捉个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