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现在每天一杯蜂蜜水,大有我就是要吃辣子的架势。
御膳房知晓皇后娘娘的口味重,变着花样讨上头喜欢。反正后宫的正经主子只有这一位,再看帝后整日如胶似漆的,想来皇后娘娘开心了,他们的赏赐必然不会少。
萧瑟牵着秦筝的手进了御书房,内侍端上茶水和糕点,按以往的情形,皇后娘娘会陪着皇帝陛下批一个时辰的折子。然后帝后二人便会离开御书房去其他地方,至于去哪儿,就没人能知道了。
萧瑟看折子的时候,秦筝就盘腿坐在旁边的软垫上看自己的,她是个除了练功就坐不太住的性子,萧瑟也清楚这一点,怕她在宫里无聊,就叫小太监搜罗了一些时下流行的话本子给秦筝看。
起初秦筝看了没几眼就搁下了,后来偶然瞥见一本封面破旧的杂书,里面稀里糊涂地画着几页剑谱,小姑娘顿时来劲了。
北离兴剑,剑谱还真不少。
秦筝看得津津有味的,有时候萧瑟批完折子走到她身后都不知道。
刚翻过没两页,外头的庞淮就入内禀告,说内阁的几位大臣求见。
“今天怎么这么快就来了,他们不用先看折子的么?”
小姑娘嘀嘀咕咕地起身抱起已经坐得暖和的垫子,内侍帮她端着糕点和茶水,一群人前呼后拥地将她迎到了后头的暖阁里。
萧瑟轻轻挑眉,待秦筝回避之后才把人宣进来,来的果然是之前在平清殿上时常出列的几个熟面孔,脊背往后微微一靠,他有些懒怠地看着他们行完礼,已然猜到他们是为何而来的了,“几位大人今日来得真早。”
陛下语气不善,颇有几分警告的意味在里面,内阁大学士捏了捏发汗的手指,躬身道:“陛下,臣等是为了西北雪灾的事情而来。”
萧瑟嗯了一声,“方才朕已经和皇兄商量好了,让户部的人早些筹备起来,不用千里迢迢从天启运过去,派人在临近的富庶之地采买好押送过去即可,省得路遥生变。”
话头全都被萧瑟说了个干净,大学士怔愣了片刻,头顶着萧瑟意味不明的目光,相互之间对视一眼,干巴巴地应了声,“陛下深谋远虑,臣等自愧弗如。”
接了话,却还没有要走的意思。
萧瑟把手里正在翻看的折子一合,不轻不重地搁在案头,“几位大人还有什么事吗?”
数九寒天,御书房里的地龙烧得格外得旺,可几人却冷得想打哆嗦,为首的大学士动了动唇,将一路上反复推敲的话说了出来,“臣等皆知陛下怜恤皇后,可皇嗣事关国本,还望陛下慎重考虑。”
“不考虑。”萧瑟想也不想就回了一句。
明德帝在继位的时候已经有五个儿子了,继位不久萧瑟就出生了,再看萧瑟自己,当上皇帝半年了,只有一个老婆,孩子的影都没有。
几位老臣的面容有片刻的扭曲,他们着实不理解萧瑟不肯要孩子的原因,皇后哪里小了,搁普通人家里孩子都生了两三个了,帝后感情好得很却迟迟无子……总不会是两个人之中的谁有隐疾吧?
大臣们潜意识里已经把萧瑟排除了,明德帝有那么多儿子,到了萧瑟这一代,多半是没问题的,倒是皇后娘娘,听说入宫前不是养病就是养伤的,怕是以前混迹江湖的时候打的架太多落了病根。
萧瑟看着明显在胡思乱想什么的一群书呆子,指尖在桌面上扣了扣,“还有何事?”
萧瑟懒洋洋地往椅背上一靠,“既然诸位大人如此关心国本,那西北雪灾的事,就交给几位大人手下的能人了,相信今年冬日西北应当不会传来不好的消息。”
一群人讪讪地走了,厚重的帘布一掀,纤巧的红影踩着素白的祥云布履慢吞吞地走到了御案边,明媚的眼眸里有些许愁容,萧瑟把人拉到怀里,“别听那些老头子说话,他们就是闲的。”
秦筝犹豫了一下,“其实这两个月师姐每回给我托梦也在催这个。”
一会儿说她娇气一会儿说她不懂事,她一想起来就觉得脖子上冷飕飕的,打了个哆嗦就往萧瑟怀里钻。
萧瑟轻轻拍着她的脊背,他们原本是打算生个孩子的。但是成婚没多久他们不小心撞见一个急匆匆送去医馆的产妇,那青天白日鬼哭狼嚎的,把秦筝脸都吓白了。
小姑娘最最最怕疼了,回去以后还给吓出好几晚噩梦。
见秦筝蔫耷耷的,萧瑟干脆地把朱笔一丢,“不想那些了,我们出去吃好吃的。”
“奏折不看啦?”
“不看,左右现在天下太平,他们报上来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真正的大事自有人会单独禀告。”萧瑟揉揉她的脑袋把人拉了起来,“你上次不是说想吃锅子?天也冷了吃锅子正好,徐老头之前说城南新开了一家别具一格的饭馆,是几个退伍老兵开的,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