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
新政推出伊始,困难重重,从邺京到地方,皆不时会有反对的折子递到萧珏的玉案之上,称其府衙日日因女学设立生出诸多问题,阻碍了府衙公务。
诸如男学子,认为女子进学堂,辱没了圣贤的学问与男子身份罢学抗议,亦或是,家中主母将府中女儿送入学堂,男子要休妻,闹到公堂对峙。
这些困难客观存在,却也有各州府官员皆为男子,不认同此政令推阻执行,非吏部一己之力能够解决,刘大人上奏萧珏,末了,试探询问是否要将此情形告知宋婉,被萧珏阻止。
他欲下令,问罪推诿的官员。
在宋婉知道这些的时候,她找到萧珏,问他:“为何瞒着我?”
萧珏道:“这些问题,我都能解决好的,婉娘要相信我。”
他认为,他作为男子,自然不该让自己的女人忧虑这些。
宋婉仍旧猜出了他这样做背后的原因,她对着认真道:“萧珏,我不是遇到困难便退缩的人,亦不是只能躲在你背后的女子。”
她的神色认真坚定,站在殿内,周身闪着熠熠的光。
萧珏看着这样的宋婉,仿佛看到十几岁时候的宋婉,那坚定的站在他的身前,为他与皇贵妃一党为敌的人,那本就是他喜欢的婉娘的最初的模样。
之后,因为他,这样的宋婉消失在人前,终于今日又回来了,萧珏怎么忍心再让其消失呢?
最终萧珏同意了让宋婉去解决此事,在离开时的时候,宋婉回首,看着殿内高位上伟岸的男人,道:“萧珏,我欲与你比肩同行,而不是藏在你的羽翼下,自始至终都是如此。”
宋婉走后,黑暗之中的萧珏愣了许久,他曾数次想起身追上那个离开的人,颤抖的手最终让他留在原地,他的黑眸落在不受控制的右手上,不知道能够活多久的人,便不应该再自私的奢求她的心。
无爱便不会心伤。
文帝十二年,宋婉在京畿处外架鼓,下令凡因女学对簿公堂的案件,皆在此处解决,此临时衙门,由刑部与都察院协理,禀于宋婉决断。
刑部尚书初闻此言,头大如牛。
刑部尚书唯徐贤文马首是瞻,对女学诸事自持反对意见,但却不敢违抗圣命,虽派了郎中协理,却命其不要多生事端。
故,伊始虽设立了女学司,却未曾解决什么问题。
宋婉察觉到不对之后,派人去请了刑部尚书入宫品茶,那一日下午不知道两人说了什么,刑部尚书出宫之后,未再继续暗中阻拦。
少了刑部的从中作梗,本就独立于六部之外的都察院,在曾越的示意下,全力配合宋婉解决此事。
很快,邺京因女学生出的事端悉数解决,女学正常开办,而后,宋婉在各州县单独设立女学司,解决因女学生出的问题,因女学司不受州县官员的制约,解决问题的效率高出了许多。
各地女学开办,这一日,下了早朝的赵玉寒回到府中,他还接回来在宫中伴读的儿子,赵凌比阿念与刘寻年长两岁,自觉担任照看两人的责任,较于在家中的时候沉稳许多。
赵玉寒的夫人看到两人回来,起身去迎。
原本慈爱的赵玉寒,看到夫人的身影,松了儿子的手快步朝着夫人走去,那模样,比许久未曾归家的赵凌还黏人。
赵夫人不习惯在儿子面前如此亲昵,脸色一红,推开赵玉寒的身影,不管他委屈巴巴的脸,去抱起儿子在怀中。
赵凌鄙视他的亲爹,明明在外八面玲珑,长袖善舞,回到家中却装的乖的不得了。
但好在赵夫人看不出来,拉着父子俩一起说着话,末了,赵夫人忽然想起什么,好奇道:“阿凌可曾见过王后娘娘?”
赵凌点点头。
赵夫人有些试探道:“那阿凌觉得王后娘娘如何?”
赵夫人对这位王后娘娘实在是有些好奇,这么些年,她曾听过宋婉许多传闻,好的不好的都有,却只在那一次赏花宴上看过一回。
那一回赵夫人只觉得宋婉有些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