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谋划策(一更)◎
檀石颂回去的很晚,桌上的菜彻底凉了才见清隽的人影归来。
宋婉并未问上许多,檀石颂却坐在宋婉的对面,他的目光在接触到宋婉之时,眼中的疏离散去几分,染上几缕温和,略带愧意:“抱歉婉婉,我们可能要去鄞州几年。”
声音低不可闻,稍不注意就会被北风吹落夜色中,无处寻。
对于宋婉,当初他承诺宋婉不会让其吃苦,如今他所去之地动荡,檀石颂暂时给不了宋婉安稳的生活,他的眼眸落在宋婉的脸上。
便知愧对宋婉,可檀石颂此生所求不多,宋婉排在第一,终究是舍不下,他的目光在烛光中微微闪烁:“婉婉……此去会很辛苦,可愿陪我?”
若宋婉说不,檀石颂会将宋婉留在王府,会安排最好的护卫护她的周全,会以最快的速度回来,若是愿意……
宋婉没有让檀石颂再想,她纤细的手扣在檀石颂的手背之上,唤回他的思绪,他看着眼前温柔的女子,听着她说:王爷,我愿死生相随。
宋婉知道眼前之人的雄才大略,怎会拖累他的脚步,若是她留在此处,檀石于便有可能破府而入,将她当做威胁檀石颂的棋子。
便是她不能与之并肩,宋婉也绝不想做拖后腿之人。
檀石颂清隽的身姿在烛光下晃动,他微微前倾身姿,带着青草冷冽的清香靠近宋婉,最终温热的唇落在额头上。
第二日,阖府上下便着手收拾行礼准备南迁,王府里头因为宋婉而招进来的丫鬟,宋婉并未强迫她们跟着南下。
而是在离开之前,将那些丫鬟叫来前厅,言明了他们将要离府,给了丫鬟小厮们三个选择:
若是愿意跟着南下的,宋婉会厚待跟着去的丫鬟小厮,每月的月钱加倍;若是不愿意跟着去的也有两条路,一是等在这府中,王府会养着她们,二是想要离开的,宋婉也会给一笔银子,将卖身契还给他们。
鲜卑人与汉人交界的地方有多危险不管是北境还是大邺之人都有所耳闻,此地多流窜犯了命案流放无处容身的穷恶之徒,没有人会放着好好安稳之地不待,去哪种危险之地。
所以多是选择继续待在王府,也有少数几个,因为原来生活窘迫才卖身为奴,家中还有亲人的,便选择拿着卖身契离开。
宋婉打发走了这些人,见还有一个清瘦的小丫头站在前厅未曾离开。
宋婉看她,面上带了些威严:“为何还留在此处?”
小姑娘十五六岁的模样,相貌普通,身形消瘦,个字却窜的很快,比起十八岁的桃枝还要高上半个头。
宋婉第一次入府时注意到过这个丫头,她虽然也恭敬,却不没有卑躬屈膝之态,也鲜少在她的院子前晃悠。
面对宋婉的发问,小丫鬟跪下了,面上却无害怕的神色,只磕头道:“奴婢想追随主子南下。”
“你叫什么名字?”宋婉略微吃惊她的回答,没有人会想去鄞州,小姑娘却神色坚毅,回答让人意外,宋婉沉吟片刻,道“为何想要跟着我们南下。”
“奴婢名为南雁,不敢欺瞒主子,此次想跟着主子南下是因为,奴婢有个妹妹,曾在那地走散,此去若是有机会,想要寻一寻奴婢的妹妹。”
名为南雁的小丫鬟在宋婉的目光下坚定,曾经将这些人搜罗来的小桂子点一点头,原本找来这些丫鬟之时,小桂子便将底细全部摸了一遍。
寻找妹妹吗?宋婉看向南雁,不卑不亢的小丫头,这时候面上仿佛才有了些悲切,是很想找到妹妹。
宋婉却还是未曾松口,此次南下,还不知道是什么境况,或许她连自己也顾不上,对于旁人要去的这个决定,更是要慎重,这是一条命,并不是一个树枝儿,宋婉问:“你可想好了?”
“想好了。”南雁语气铿锵有力,仿佛做了好大的决心。
如此,便定好了南下的人。
此去的目的地是鄞州,两边多山峦,北接草原,南边隔着一条河便是大邺,是为天然的屏障,却也是无人管辖的地方,此地因流寇众多,鄞州并没有多少人,良田自然也荒废了。
檀石颂带着侍卫先去了鄞州,宋婉乘坐马车在护卫的护送下,稍晚一些出发。
一路上,南雁不爱说话,为人却稳重,做事情也井井有条,往日许多需要桃枝亲力亲为的事情,全都扔给了南雁去做。
宋婉看在眼里,并未制止,桃枝跟着她许久,若是在外人面前数落了她,自然是面子上过不去,心中不会记恨她,却会记恨南雁。
这件事情,等到去了鄞州,安定下来,宋婉打算再慢慢解决。
若是南雁可用,便将她留在身边,然后再去寻一些其他人,来分担这些事情。
到了鄞州,此地虽然荒凉,但是他们住的地方并算不得太差。
虽然府邸并不大,但看得出来修葺的很好,檀石颂应当是早有准备,但便是事前准备了,檀石颂到了此处也并没有时间松一口气。
他的目的是解决历来困住鲜卑的粮食问题,其次还要尽快的训练出一支可以对抗阙于氏的骑兵,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鄞州没人。
若是不先解决盘踞于此由穷凶极恶之徒组成的流寇,那么此地原本的百姓便不敢回来。
自宋婉来到鄞州之后,檀石颂曾匆匆见她一面,彼时他的身形更加清瘦,眼下坠了乌青,下巴上冒了青黑色的胡渣,抱着宋婉的时候,坚硬的胡渣刺的她脸颊微微发痒。
檀石颂的模样令宋婉心疼。
除却心疼,宋婉思索着她能为檀石颂做些什么。
宋婉曾在书上学过历史,但那终究是隔着一张纸,便是说尽古今奇事,总觉得那很遥远,来到这个历史上没有的朝代后,所学的东西更是没有用上半分。
日前许久檀石颂传来书信,他马上就能将流寇铲除,不日就能召回流民,开始耕种,满书未曾写挂念宋婉,却满书都是关切。
宋婉看见落款的言之二字,将书信折起来。
檀石颂还未曾回鄞州,在府中的宋婉想到了如何为鄞州尽绵薄之力,虽然宋婉曾经学的历史派不上用场,可什么气候,什么土壤能种什么粮食总不会改变的。
思索良久,宋婉带着桃枝、南雁以及侍卫到鄞州的周遭走一走。
鄞州的南边是河流,此处因为是北境和南州的交界处,这处河流没有人管,缝下大雨的年份,便会涨水,是以鄞州城建在离河很远的地方。
宋婉走了两个时辰才走到近河的地方,这才是初夏,水位并不是很高,因为此地地势平坦,水流也并不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