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宁以为此事如何?”贵妃笑盈盈地转过脸看着昭宁,一手托着下巴。
“我?”昭宁像是刚刚发呆,才回过神来一样,扫了周围一圈人的脸,见她们都看着自己,方才慢腾腾道:“这种事情,当然是两厢情愿最好了。”
“你说得对,”贵妃眼看着太后的眼神冷了一冷,挽住她的手臂轻轻用力碰了她一下,作恍然状:“明宁这丫头现在还只是一门心思呢。”
“贵妃娘娘无需担心,”赵婕妤立马又道:“状元郎肯定会喜欢四公主的!”
那沈洵在京城中无亲无故,虽然是新科状元,但依然需要有人提携。如若他成了驸马爷,那他要走的路就会顺利很多了。
谁能拒绝这样的诱惑呢?
显然,太后也是这般想的。昭宁的话
让她心里微微有些不舒服,不过也没关系,等到狄戎的人前来求亲,就让她去和亲好了。也算不浪费她公主的身份。
她实在不想看见昭宁那张脸。
————
从西鸾宫出来已是大半个时辰之后了。昭宁早起之后,就只吃了一口玫瑰水晶糕,现在只觉得腹中空空。
“公主请用膳。”小圆子心思细腻,早上听到公主吩咐撤下牙粉之后,就猜测公主这是觉得牙粉太过奢侈了。所以在准备早膳时,吩咐了宫人不必准备太多,以清淡为主。
所以桌上放了四五道小菜,唯有一道荤腥。
昭宁茹素已久,一见之下,便知这是小圆子的安排,心下暗叹他心细至此,难怪李才德愿意收他为徒。
“皇上驾到——”
昭宁才要放下筷子,便听见小太监唱喏。一面吩咐几个宫女把这些东西都撤下去,急忙去到门外迎接。
“见过皇兄。”
“不必多礼,”皇上虚扶起她,转脸看着外面站着的小太监,调侃道:“这小太监嘴真快,朕还没拦住
就叫他喊了出来。”
小太监呆呆愣愣,他就是个守宫门的小太监,没什么脑子,听不出来皇上语气中的笑意,还以为被怪罪了,两腿一弯,就要磕头求饶。
小圆子上去一巴掌拍在他的帽子上,差点没把那顶大帽子打翻:“你这个蠢东西,皇上夸你呢,还不谢过皇上。”
那小太监眼泪眼泪都要下来了,听见
这话,嘴里刚说出“皇上”二字,后面的“饶命”就被吞了回去:“谢皇上夸奖!”
“这是李才德拨给你的宫人?”皇上看了一眼小圆子,“倒是机灵。”
昭宁但笑不语,迎着皇上往里走。恰好一排宫女正在往下撤菜,皇上一见,便冷了脸:“刚夸他机灵,这就是他办的事?”
才几道菜,且每一道都这么清淡,怎
么看都不是公主该有的待遇。
昭宁知道皇上想岔了,以为小圆子不够尽心,忙道:“皇兄,这不怪他,是我的要求。”
皇上一怔,恍然想起来昭宁毕竟在庵子里过了快十年。他只想到补偿她,却并没有想到昭宁如今的习惯是什么。面上不禁露出了愧疚之色。
昭宁却不愿意看到他露出这种表情,庵子里生活虽苦了些,却比皇宫安全
许多:“皇兄今日来找我,可是有事?”
“朕上次跟你提过的,”皇上面色一凛,“狄戎使臣已经出发,不出一月就要到……
“这么快?”昭宁有些惊讶。
江城那边的战事刚结束不多久,看来狄戎也是不想再战,匆匆派人来求亲。
皇上点点头,“他们的王刚开春的时候病死了,刚继位的是他们的大王子。”
这位大王子不愿意年年征战,但这并不表示狄戎的威胁不存在了。
“今日上朝之时,冯源那老家伙铁了心想要和亲。”皇上嘲讽地冷笑一声,“说咱们大秀兵力不足。却不想想如今这场面是谁造成的。”
昭宁笑了笑,“看来冯家就是容不得
我。”
“是容不得咱们兄妹二人。”皇上的语气一点点凉下来,“他们想让你去和亲,朕绝不会同意。”
“狄戎那边气候寒苦,我听闻那边还有共l妻的习惯,”昭宁沉吟道:“和亲的女子何其无辜,我……”
她并不想和亲,不只是自己不想嫁过去,更多的是不愿意让某个无辜的姑娘背负着这样的重责,去到遥远的狄
戎,来忍受这些苦难。
两国之间,是战是和,从来都不该由一个人来承担。
“朕不同意和亲,也有这方面的考虑。”皇上胸膛中忍不住升起怒意,冯家一手掌控朝堂这么些年,竟将大秀兵力蚕食至此,“狄戎以前从不敢来挑衅,都是近些年的事情。眼看着大秀衰败至此,和亲与投降有什么区别?”
只不过投降是上供物品,和亲将物品换成了一个姑娘而已。
“皇兄,”昭宁岂会不理解皇上的怒气,“你有何对策?”
皇上脸上露出一丝为难,昭宁了然。
“皇兄有什么想法,不妨直说。”
“朕不怕冯家在朝堂之上的明刀暗箭,”皇上握紧了拳头,“只怕他们对你……”
如果皇兄不同意和亲,冯家定然会采取一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昭宁不想让皇兄为难。
“那就劳烦皇兄为昭宁择个好夫婿了!”昭宁故意用很轻松的语气说道,只是寻常姑娘谈到择夫多少都会有些害羞,昭宁并没有。她神情很冷淡,就好像在思考午膳吃什么一样。
“灼灼……”皇上还想说什么,就被昭宁打断:“皇兄知道我,一定要生
得好看,不然可不行。”
皇上避开她的眼睛,点点头。这点很容易满足,但他并不愿意让妹妹这般被逼迫着出嫁。
“最好,心眼少一点。”昭宁顿了顿,语气沉下来:“不能那么多心思。”
皇上知道她又想起了那人,道:“灼灼放心,为兄会替你好好挑。”
默了一瞬,他迟疑地问:“沈洵不行吗,朕觉得他很附和你的要求。”
生的好看,没有多余的心眼,家世清白简单。
昭宁想起青年的模样,摇了摇头:“就算我愿意,他也不会愿意的。”
皇上无奈,心里觉得有些可惜。
“不过,我今日去请安时,听太后的
意思,她想让明宁嫁给沈洵。”昭宁手指弹了弹桌沿。
“他们唯恐朝中出现异姓人,呵。”皇上嘴角勾起一个嘲讽的弧度,“冯洵,这名字就不好听了。”
————
还未到夏季,茶楼里已经坐地满满当当。这是往年绝不会有的场景。寻常百姓不愿意花钱去喝茶,在他们看来,几片茶叶叫开水那么滚几道,就
要收钱,简直不划算。
但是现在,掌柜的看看这一茶楼的人,脸上浮现了一个满意的笑。
这些人可不是冲着他的茶来的,而是冲着这里的说书先生来的。
刘老九在这里说书大半辈子,从未见过如此之盛况,高兴之余,连连向旁边一个青年道谢:“感谢公子的书稿,这个故事是在是妙啊!”